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综合
第05版:视点
第06版:时评
第07版:平安贵阳
第08版:消防
标题导航
一把卷尺如何撬动城市“微治理”?
珍惜“卷尺”量出的治理启示
短视频中蕴含城市治理的算法
各地经验
网友评论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各地经验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民生问政方式上涌现出许多创新实践,其核心目标是打通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让民意上传更顺畅,政府回应更高效,共同勾勒出各地政府在倾听民意、回应民生、提升治理能力方面的探索与进步。
贵阳
“数智社区”建设——科技赋能基层治理
【创新亮点】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社区平台,实现民生诉求响应和社区管理的智能化、精准化。
【具体做法】
1.“数和云”平台:建立统一的社区智慧管理平台,整合社区人口、房屋、车辆、设施等数据,形成“社区大脑”。
2.多渠道诉求收集:居民可以通过社区A、微信小程序、智能门禁系统等多种渠道,反映诸如物业维修、环境问题、安全隐患等。
3.智能派单与处理:系统平台接到诉求后,自动派单给相应的物业公司、社区工作人员或网格员,并跟踪处理全过程,超时未处理会自动预警。
4.物联设备应用:安装智能烟感、井盖监测、高空抛物监控等设备,实现主动发现、自动报警。
【成效与影响】“数智社区”的建设提升了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效率与精准度,让民生问题的发现和处置更及时。作为“中国数谷”贵阳在大数据民生应用领域的探索,代表了未来城市治理的数字化方向。
广州
《作风建设在路上》——电视问政的“标杆”
【创新亮点】“媒体曝光+现场问政+线下整改”的全媒体监督模式。
【具体做法】
1.媒体暗访调查:节目组根据市民投诉,提前进行暗访拍摄,制作成问题短片,在节目现场播放。内容直击民生痛点,如环境卫生、交通拥堵、办事难等。
2.现场犀利问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被请到演播室,直面主持人和特邀评论员的质询。现场气氛“火药味”十足,负责人需要当场解释原因并承诺解决方案和时限。
3.市民现场监督:邀请市民代表到场,直接向官员提问,行使监督权。
4.线下跟踪督办:节目播出后,市纪委监委、市政府督查室等会对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办,并在后续节目中反馈,形成监督闭环。
【成效与影响】该节目开播多年,已成为广州乃至全国电视问政的标志性品牌。它通过公开曝光和舆论压力,有效推动了一批长期未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整治,极大地提升了政府部门的责任意识和办事效率。
南京
《网络问政》——平台化的“互联网+问政”
【创新亮点】打造常态化、平台化的网络问政载体,实现“全天候”问政。
【具体做法】
1.线上线下结合:节目定期举办,每次聚焦一个主题(如教育、医疗、交通),邀请多个相关部门负责人集体上线。市民既可以通过网络直播观看并留言,也可以到现场参与。
2.多媒体联动征集问题:通过网站、微信、微博、App等多个渠道,提前向市民征集问题和线索,确保问政内容源于真正的民声。
3.“回头看”机制:对于节目中曝光的问题,媒体会进行“回头看”追踪报道,确保整改落实到位。同时,所有问政帖文都会在平台上留存,方便公众随时查阅办理进度。
【成效与影响】南京《网络问政》打破了电视问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形成了一个长期、开放、透明的互动平台。它使民意表达渠道更多元,政府回应更及时,是“互联网+政务服务”在监督领域的成功实践。
(本报综合整理)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