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珍惜“卷尺”量出的治理启示
  公共设施的瑕疵一旦被检出,考验的是公共服务响应的质量和效率。但过去,在一些地方,对于市民反映的问题、表达的诉求,相关责任部门要么只是记录了事,要么整改行动迟缓。
  “卷尺哥”之所以爆火,在于他本人热心热情,真心真意用一把卷尺,当起城市公共设施的“质检员”、公共服务的“吹哨者”。
  更有甚者,为了一味提升所谓办结率、考核满意度而应付整改,修复的“瑕疵”不久之后,又涛声依旧。据不完全统计,“卷尺哥”反馈的市政问题,平均在3天内就能得到有效处理,有的甚至当天就能解决。这其实是深圳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成色的一个生动注脚。
  据报道,2023年至今,市民通过“深圳—民意速办”平台提出的城市治理点子超29万条,精准捕捉并解决了许多市民反映的重点难点问题。这背后所支撑的,是一套常态化的、高效运转的平台和协同协作的闭环机制。
  不仅要时效上高效地管,还要有责任、有质量地管。今年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手段,用好市民服务热线等机制,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圳相关部门和“卷尺哥”的良性互动,彰显出城市治理精细化、高质量的一个密码——任何时候,不能把市民反映的诉求视为“找茬”,而要在民意诉求和公共服务之间,搭建起及时、高效、负责的良性共振机制。
  一方面,认真记录、科学分配,优化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另一方面,积累经验,开拓思路,化被动式整改修补为主动的预防。这对于不少地方的相关部门、城市管理者来说,是一个宝贵的城市治理启示。瑕疵不“测量”,不代表不存在。“卷尺哥”的卷尺,测量的既是公共设施的问题,也是城市治理、政务服务的准度、力度和精度。
  (来源:人民网)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