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哥向记者展示车辆入库后下车窘境。
车辆纵向离墙距离测量。
车辆横向离墙距离测量。 ■ 记者 杨柳
停得进车,却下不来人,这是遵义市习水县兰亭雅苑小区部分业主正在经历的困境。
日前,该小区有业主反映,地下停车位存在设计缺陷,部分车位与墙体、柱子的间距过窄,导致车辆停入后车门无法正常打开。
30厘米的尴尬
在业主李大哥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该小区地下车库实地探访。李大哥现场演示了停车入库后的窘境:尽管他已尽量将车辆紧靠右侧边线停放,但由于车身左侧紧贴承重柱,车门开启空间被严重挤压。现场测量显示,车身与柱子之间的净距离不足30厘米,成年人正常下车十分困难。
“柱子若不在驾驶位这侧,还能勉强应付,但偏偏就在最关键的位置,车停好了,人却下不来。”李大哥无奈说道。
其他业主同样反映,地下车库中存在类似问题的车位并非少数,尤其是一些紧邻墙壁或柱子的车位,普遍存在间距不足的问题。记者随机选取部分临墙、临柱车位进行测量,车辆与墙体之间的纵向净距仅约0.4米,低于0.5米的国家相关标准。
这些车位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记者查询《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该规范第4.1.5条明确规定,微型、小型汽车与墙、柱等构筑物间的最小净距,横向应达0.6米,纵向应达0.5米。显然,兰亭雅苑小区部分车位的实测数据未能达标。
在地下车库,记者注意到部分车位有重新施划白线的痕迹。李大哥解释,这是业主们前期向相关部门反映问题后,建设方进行的局部整改。然而,业主们认为这种“打补丁”式的整改并未触及根本。
“比如两根柱子之间的空间,如果能将现在规划的三个车位改为两个,问题就能大大缓解。”李大哥道出了业主们的共同诉求,“为什么不能从整体上重新优化规划呢?”
开发商“失声” 监管单位称符合标准
记者从小区物业处获知,目前该小区共有住户814户,车位1029个。“车位规划具体事宜需咨询建设方——贵州恒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物业处张经理解释,并提供了该公司销售部一位高姓负责人的联系方式。然而,记者联系该负责人后,对方表示涉及建筑专业知识无法回应,记者追问应由谁负责解答时,其便改口称正在忙碌,承诺一小时后回电。但等待一小时后,记者两次去电,第一次无人接听,第二次被直接挂断。
记者随后向项目审批和监管单位——习水县自然资源局了解情况。该局相关负责人首先解释了车位尺寸的标准:“住宅区车位的长宽尺寸是按照《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小型车外廓尺寸设计的,即长4.8米、宽1.8米。因此标准车位长度为4.8米加0.5米等于5.3米,宽度为1.8米加0.6米(两边各0.3米)等于2.4米。只要车位长度达到5.3米、宽度2.4米即为标准车位。根据相关要求,允许施工误差约3厘米。”
关于业主提出的“减少车位数量、增大单个车位面积”的建议,该负责人给出了解释:根据《遵义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修订)》停车位配置的相关规定,即住宅一户一车位、商业100平方米配置一车位的要求,小区地下停车位应达到只多不少的交付标准。小区有814户住户,还有商业面积,如果减少总车位数量,将导致整个项目的车位配比无法满足规划条件,因此这一方案在现行规定下难以实现。
车库分布图上的“乌龙” 调查中,记者发现物业公示的地下车库分布图,标注负一层有数个“超大车位”,面积是常规车位数倍。不过,现场查看时,除467号车位区域因门开着能看清内部情况,其余区域均被墙体阻挡,同时标注的451至466号车位在现场无从寻觅。
习水县自然资源局后续核查揭开了谜底:物业公司图纸有误。所谓“超大车位”实为风机房和水泵房等公共配套用房,竣工图上已有明确标注。而未找到的451-466号车位实际位于停车场南门旁,现场有卷帘门锁闭。
该负责人进一步介绍,按照《遵义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修订)》,兰亭雅苑小区停车位数达到992个即符合要求。经核实,该小区实际车位数1004个,其中负一层450个,负二层554个。
据了解,“兰亭雅苑”系习水县城市公园六期项目,于2022年1月开工建设,2024年7月通过竣工验收并交房。其地下车库于2024年12月提交备案资料,2025年2月18日交付使用,2025年3月3日完成项目认证。
问题车位的解决方案
该负责人证实,自2025年2月物业公司受房开企业委托发出车位接收通知后,确实陆续收到部分业主关于车位尺寸不足等问题的反映。对此,习水县自然资源局联合习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东皇街道办组成工作组,并邀请了第三方测绘公司对该小区停车场进行了再次测绘,发现有27个问题车位需要整改。同时,开发公司也组织了内部工程技术人员对所有车位进行了排查。
针对核查发现的问题,开发公司已对问题车位完成整改,并对部分尺寸不达标的车位进行了重新划线。对于确因墙、柱等结构限制无法整改达标的车位,房开公司已安排专人与购买车位的业主协商沟通车位调换事宜。
2025年9月19日,多方座谈达成共识:针对27个问题车位无条件退款或更换;开发商可正常启动收费,未解决问题继续协商或走司法途径;业主应理性维权,不得采取过激行为。截至目前,已有25个车位完成更换或退款手续(余下2个正在协调处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