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科技巡查+耐心普法” 交通执法既有精度又有温度
  本报讯(通讯员 曾祥斌 谢翔华)近日,贵州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七支队十一大队依托无人机快速锁定并妥善处置了一起未经许可擅自搭接公路平面交叉道口的违法行为。在“科技巡查+耐心普法”的双重作用下,当事人主动纠正了违法行为,案件得到高效解决,彰显了交通运输执法的精度与温度。
  10月26日下午,执法人员检查至G242甘钦线K3023+500(黎平往皮林方向左侧)处时,发现公路旁出现一处新增平面交叉道口,且该道口所在位置位于弯道出口,存在极大安全隐患。执法人员立即通过无人机对该区域进行巡查,凭借高清摄像头与灵活机动的优势,快速覆盖半径3公里的检查范围。几分钟后,无人机画面传回挖掘机正在违法施工的画面。执法人员快速锁定当事人并迅速前往现场,及时叫停该违法施工行为。
  经执法人员现场勘验,该道口系黎平县德凤街道居民吴某为方便运输木材私自搭建,并未办理相关许可手续。面对当事人“图方便、不懂规定”的辩解,执法人员拿出无人机拍摄的影像证据及《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宣传手册,结合典型案例进行耐心讲解,同时明确告知其法律后果。
  通过执法人员的耐心讲解,吴某逐渐认识到问题严重性,坦言“以为悄悄建了没人发现,没想到无人机这么快就找到了,幸好没出事”,当场承认错误并表示愿意立即整改。
  当天下午,吴某自行改正了违法行为,对道口恢复原状。同时承诺,今后涉及公路的施工行为必须先办理许可手续,绝不再犯类似错误。考虑到当事人违法行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且主动整改态度积极,执法人员依据相关规定,对其作出批评教育、免予罚款的处理决定。通过柔性执法引导当事人主动纠错,实现“查处一起、教育一片”的效果。
  此次案件的处置,是该大队运用科技手段提升执法效能的生动实践。下一步,该大队将继续深化“无人机+地面检查”的立体化执法模式,针对涉路施工、超限运输等重点违法行为开展精准监管,同时持续优化普法方式,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理念贯穿执法全过程,全力维护公路安全畅通。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