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公益广告
第06版:理论
第07版:视点
第08版:人大周刊
标题导航
黔南“综合查一次”让入企检查下降38%!
图说新闻
遵义公安政务服务窗口:优化服务流程 提升群众办事体验
六盘水“投诉直通车”直通急难愁盼
看铜仁法院如何助企“破茧重生”?
黔西南公安多举措守护平安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黔南“综合查一次”让入企检查下降38%!
274家执法部门“攥指成拳”,为企业开出“减负增效”良方
■ 记者 罗翔
涉企行政检查的每一步,都连着市场主体的心跳,关乎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温度。2024年以来,黔南州锚定中央“规范涉企执法”部署,以企业“多头迎检、疲于应付”的痛点为改革起点,创新推行涉企“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机制。
从印发实施方案划定方向,到构建全链条工作体系落地见效,这场变革不仅破解了重复执法的沉疴,更让“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的承诺化作企业车间里更稳定的生产节奏、经营者脸上更踏实的笑容,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写下了生动的“黔南答卷”。
一套体系 织就协同执法“一张网”
改革的生命力,在于体系化的制度支撑。黔南州跳出“单兵执法”的局限,以“五大机制”为骨架,搭建起“统筹、实施、调整、监督、支撑”的全链条工作体系,让联合执法从“零散尝试”变为“规范常态”。
在统筹协调中打破“部门墙”。黔南州、县两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牵头,以“季度会商+月度调度”打通信息壁垒,将274家部门报备的39565家次检查计划“攥指成拳”:对同一危险化学品企业,原本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的“分头上门”,变成一次联合检查;对跨县(市)企业,“牵头地+属地”联动机制杜绝了“多头管辖、推诿扯皮”,让执法资源真正向“实效”聚焦。
在动态调整中兼顾“生产需”。企业的生产节奏,是改革的“晴雨表”,黔南州允许执法部门因特殊需求按季度调整计划,更对企业反映的“检查扰民”问题开辟“2日复核通道”:某食品企业因生产旺季申请延迟检查,3日内便完成计划优化;农产品加工企业遇收购高峰,县级部门5个工作日内就给出调整反馈,让执法既有“力度”更有“弹性”。
在技术赋能中提升“精准度”。“扫码入企”系统让192家执法部门的13228个账号实现“全程留痕、数据实时传”,3026次检查有据可查;336家信用良好的企业纳入“白名单”享受差异化监管,污染源在线监控企业通过无人机巡查减少现场检查120余次,科技的注入让监管从“人海战术”转向“智慧精准”。
一次上门 换来减负增效“双丰收”
改革的成效,终究要靠企业的获得感来检验。黔南州“综合查一次”机制推行以来,“降频次、提效能、优环境”的目标从纸面落到实处,每一组数据背后,都是企业卸下负担、专注发展的生动注脚。
负担减下去,企业“松了绑”。2025年1至6月,全州入企检查次数较去年同期减少7254次,同比下降38.13%,远超“下降30%”的短期目标;截至9月,113个“乱罚款”问题得到整治,48.73万元违规款项退还企业,退款金额居全省前列;1至8月行政罚没收入同比减少8628.2万元,降幅达25.17%。当“频繁迎检”的焦虑渐渐消散,企业终于能把更多精力投入生产研发:有的工厂不再为“今天哪个部门来”分心,有的小微企业主不用再在“接待检查”和“跑订单”间两难,生产经营的节奏终于“慢下来、稳下来、好起来”。
效能提上去,执法“提了速”。联合检查让“一次上门”就能覆盖多领域需求,应急部门查安全生产、市监部门查产品质量,分工明确、高效协同,避免了“重复跑腿、重复问询”;“非现场检查”“预约式指导”降低了执法成本,更减少了对企业生产的干扰,实现了“检查成本最低化、市场干扰最小化、执法效能最大化”。截至今年6月底,重点领域“综合查一次”计划实施率达63.2%,“乱检查、选择性检查”等乱象得到有效遏制,监管的“精准度”和“公信力”同步提升。
认可来敲门,改革“亮了相”。2025年6月,黔南州涉企“综合查一次”机制作为全州唯一项目,入选2025年政法领域改革示范项目省级项目库。这份来自省级层面的肯定,不仅是对黔南改革实践的认可,更让“黔南方案”成为全省规范涉企执法的重要参考,为更多地区破解执法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一步先行 激活营商环境“一盘棋”
黔南州的实践证明,规范涉企执法从来不是“监管与企业的对立”,而是“服务与发展的共生”。从改革之初锚定“多头执法”痛点,到构建“目标-机制-任务”三维联动体系,再到始终保障企业生产自主权,“问题导向、系统思维、政企协同”这三大原则,是“综合查一次”机制行稳致远的关键。
站在新起点,黔南州的改革脚步从未停歇。未来,这里将进一步深化非现场检查技术应用,让“扫码入企”覆盖更多领域,让现场检查的频次再降一步;将完善“四上企业”“重点企业”预约式指导服务,从“被动检查”转向“主动帮扶”,让企业的发展信心再增一分;将推动跨部门检查结果互认,打破信息壁垒,让执法的协同效能再提一档。
每一次执法方式的优化,都是对营商环境的“加温”;每一次企业负担的减轻,都是对发展活力的“赋能”。黔南州以“综合查一次”的改革实践,证明了规范涉企执法既能守住监管底线,也能传递服务温度。这不仅是黔南的探索,更将成为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生动缩影,为更多市场主体的成长保驾护航。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