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综合
第05版:视点
第06版:教育周刊
第07版:法院周刊
第08版:交安
标题导航
玉屏“六维联动”破解物业纠纷:全链条治理让物业纠纷“降温”
图说新闻
安顺消防创新开展消防安全宣传
乌当区检察院:普法基层行 送法入民心
播州消防守护群众平安过节
分类广告
百岁诉离终和解 法庭温情暖人心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玉屏“六维联动”破解物业纠纷:全链条治理让物业纠纷“降温”
■记者 姚强 冉龙飞
“真没想到,拖欠了3年的物业费纠纷,在小区‘群众说事室’里聊了两次就解决了!”家住玉屏侗族自治县康华社区的业主杨阿姨,拿着刚签订的调解协议,对社区里的“红色物业”服务赞不绝口。
曾几何时,物业纠纷是玉屏自治县基层治理的“老大难”。2023年,当地物业纠纷案件同比激增27%,73%的案件涌入法院,司法资源被大量占用,业主满意率却仅58%。房屋质量瑕疵、涉众范围广、历史遗留问题多的“三高”困境,让业主闹心、物业头疼、社区难办。为打破僵局,玉屏自治县人民法院牵头打造“六维联动”工作法,用全链条治理让物业纠纷“降温”,实现了“一降双提升”的显著成效。
“双轮驱动”破解物业纠纷难题
面对辖区内物业纠纷频发、业主诉求难解决的痛点,玉屏自治县率先迈出“调研先行”第一步。二十余名干警持续深入各大小区,与基层干部并肩开展调研工作。调研中,干警们不仅现场排查出各类安全隐患,向房开、物业单位及时“打招呼”180次,还协助解决服务缺陷132处,推动50余项管理制度完善,更当场化解已产生的纠纷115起,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在此基础上,玉屏进一步推动“机制创新”,构建共治格局。针对物业纠纷涉及多方主体的特点,玉屏法院向县住建部门发出司法建议,推动成立县物业服务小区矛盾人民调解委员会,创新打造“一轴N点三连环”工作机制——以法院为“轴心”,辐射各问题小区“点位”,联动相关部门、基层组织、物业调委会形成闭环互动。同时,将纠纷受理窗口、矛盾化解阵地、调解资源力量直接下沉社区,法官与调解员深入房开、物业和业主之间,精准打通沟通“痛点”与解决“堵点”。街道调解委员会对问题深度梳理后,及时反馈至住建部门和法院,法院提供法治指导、住建部门规范业务标准,三方协同强化纠纷调处与物业管理。2024年以来,已召开7次专题研讨与推进会议,让这一机制高效运转。
在机制创新的同时,玉屏法院还以“红色引擎”激活基层治理活力,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法院与康华等3个社区开展党建联建,29名党员干警主动向所住社区党组织报到,亮明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使命。
为持续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玉屏法院还协助住建部门建立“信用监管”体系,对10家物业公司实施“黑白名单制”,倒逼物业公司提升服务质量。同时,指导小区优化业主自治机制,推动部分社区干部担任业委会主任,进一步规范管理流程、改进服务细节,让小区管理更贴心、业主更满意。
“双措并举”化解矛盾更高效
“多亏法院帮我们协调好了电梯维修资金,不然这老电梯真不知道要坏到什么时候!”舞阳欣城小区业主李阿姨回忆起去年的经历仍十分感慨。作为玉屏法院包保的865户大型小区,舞阳欣城曾因设施老化、管理混乱问题频发。法院主动介入后,不仅推动解决电梯维修资金等“燃眉之急”,还指导小区创建“楼栋纠纷调解小组”,让楼长成为矛盾化解的“第一责任人”,将隐患和纠纷解决在单元门口。
同样受益的还有文昌阁小区。这个拥有471户住户的小区,在自治模式深化后,细化管理、优化服务,将物业费控制在每平米0.5元的亲民价格。贴心服务换来了业主的主动配合,自觉交费率从67%飙升至98.94%,10栋楼实现“零纠纷”,成为业主自治的又一“标杆样板”。
这一机制的核心,在于充分发挥“楼栋调—小区调—行业调—基层组织调”和“特邀调解员调—速裁庭调—开庭中调—执行中调”的多层力量,层层过滤矛盾,把牢“成讼关”。同时,法院还将巡回审判搬至纠纷“重灾区”,让“家门口的法庭”成为普法“公开课”,既解决具体问题,又提升业主法治意识。
为保障机制高效运转,玉屏法院还统筹20万元诉源治理专项经费,对调解员实行“以案定补”。2024年以来,已累计发放补贴120150元,其中涉物业纠纷补贴达32000元,占比26.63%,让调解员“干事有动力、服务有保障”。
“双向培养+智慧赋能”注入新活力
“既是业委会成员,又是陪审员,我更懂业主需求,也更清楚法律边界。”说起自己的双重身份,调解员李大姐打开了话匣子。为破解基层治理中“人难找、事难办”的困境,玉屏法院联合司法局、住建局及社区,创新推出“双向培养”机制——在业主委员会成员中选拔培养陪审员、调解员,同时在陪审员、调解员里挖掘潜力人才,推荐其加入业委会。目前,全县65名陪审员中,已有不少人身兼数职,成为连接法院、业主与物业的“纽带”。
“原本以为欠点物业费没人管,没想到会影响工作,以后肯定按时交!”公职人员王某在被纪委监委约谈后,主动补交了拖欠多年的物业费。为破解“无理欠费”难题,法院在县委支持下,联合纪委监委建立联动机制,对无理拖欠物业费、造成不良影响的公职人员,将相关线索上报纪委监委查处,以纪律约束形成有力震慑,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与此同时,玉屏法院还巧妙借助乡土文化力量,“借梯上楼”优化物业治理。工作人员深入挖掘当地400余条民谚、家训,将蕴含侗乡智慧的“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栽秧步步退,退步是向前”等语句,融入纠纷调解全过程。如今,不少小区业委会会在微信群“精神晚餐”栏目每日推送这些民谚家训,小区公告栏也随处可见相关内容,用传统文化“以文化人”,让矛盾双方在潜移默化中放下分歧、达成和解。
“六维联动”工作法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中的创新实践,2024年以来,玉屏法院立案受理物业纠纷案件18件,同比下降33.33%;诉前调解150件,同比下降26.82%,调解成功140件。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