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基层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关注
标题导航
以创新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贵州省“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主题演讲比赛成功举办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2025年第三期人民警察警衔首授培训班警体汇报演练举行
图说新闻
节日里的“安全密码”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织金公安推进“科技+机制+服务”深度融合——
节日里的“安全密码”
■通讯员 杨慧
国庆中秋假期,织金洞景区迎来旅游高峰,累计接待游客量高达8.7万人次。在这片热闹非凡、游人如织的景象中,织金公安凭借创新的“大安保”体系,交出了刑事警情零发生、涉旅纠纷100%化解的成绩单。这不仅是织金公安“小警务”撬动“大平安”创新实践的有力见证,更是科技、机制与服务的深度融合,为游客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科技赋能 精准智控 构建安全网络
当湖南游客向先生从织金县公安局官寨派出所民警曾加龙手中接过失而复得的手机时,在这场寻物行动中,民警运用的不仅是体力,还有一套科技支撑的“智慧警务”体系。
“空地一体”追踪网络堪称这套体系的“核心引擎”。织金公安将景区上百个“哨点”、6组机动警务队和多部警用无人机进行深度整合,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网格,将景区的每一个角落都紧密覆盖。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警用无人机能够迅速升空,如同敏锐的“空中鹰眼”,进行实时侦查和监控,为地面警力提供精确无误的信息支持,让安全隐患无处遁形。
数据“中控”则是民警的超级“智慧大脑”。通过移动警务终端和大数据,民警能够实时掌握景区游客流量动向,这套溯源系统可以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在向先生手机遗失事件中,民警凭借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仅用20分钟就精准锁定手机遗失范围,大大缩短寻物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力,使民警能够迅速掌握现场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让警务工作更加高效、精准。
智能预警模型犹如一位不知疲倦的“安全卫士”,为景区安全保驾护航。运用客流热力图,民警可以提前预测拥挤区域,将警力精准调配至点位,有效避免因人员拥挤引发的安全事故。4G执法记录仪实时回传现场画面,实现远程指挥,及时合理处置。科技的力量,让景区安全管理从传统的“事后处置”模式转变为“事前预防”模式,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机制创新 协同联动 打造保障联盟
织金公安打破传统警务模式,构建“三维联动”机制,实现警务工作的系统集成和高效运转,形成一个强大的安全保障“联盟”。
警种融合是机制创新的第一步。派出所、交警、特(巡)警等警力组成“景区安保专班”,打破警种之间的界限,实现交通疏导、案件办理、网络监控“一岗多能”。10月5日,游客因停车位产生纠纷,专班民警各司其职、协同作战。交警迅速疏导周边交通,避免了交通拥堵引发的次生问题;派出所民警及时到位劝阻,维护现场秩序,有效避免了事态升级。最终成功化解矛盾,赢得游客的点赞,充分展现警种融合的强大战斗力。
警民协同让安全防线更加坚固。织金公安培训了32名景区工作人员成为“平安志愿者”,形成联动机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派出所报告,便于民警快速处置。这种“警企”联动的方式,充分发挥了群众的力量,让安全防范工作更加深入细致,形成“人人都是安全员”的良好氛围。
区域联防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以官寨派出所为中心,联动周边多个派出所建立“快速应急圈”,共享警力、装备等资源。当景区发生突发事件时,周边派出所可以迅速支援、形成合力、共同应对。这种区域联防机制,有效扩大了安全保障的覆盖范围,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服务升级 贴心关怀 营造平安氛围
在严格执法的同时,织金公安始终将游客的需求放在首位,推出了一系列贴心服务举措,营造了一个有温度的平安氛围。
“三心服务”标准是织金公安服务游客的庄严承诺。设立“双语(普通话+外语)服务岗”,为国外游客提供翻译服务,消除语言障碍,让沟通更加顺畅;在景区溶洞出口设置“物品寄存提示牌”,减少遗失事件发生,体现对游客财产安全的关怀;组建“警方+志愿者巡逻队”,为游客提供服务180余次,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感受到温暖。
10月5日,在织金洞景区发生了一件暖心事。当天下午,四川游客李女士带着6岁的女儿在景区游玩,在洞内排队参观时,由于人流量较大,小女孩不慎与母亲走散。心急如焚的李女士四处寻找无果后,急忙向景区执勤民警求助。织金公安迅速启动科技支援机制,利用景区的“哨点”系统,对小女孩可能出现的区域进行全面排查。
通过调取周边多个“哨点”的画面,民警发现小女孩独自朝着景区出口方向走去。同时,借助移动警务终端,民警快速获取了女孩的外貌特征等信息,并通过对讲机通知沿线执勤警力加强留意。在科技力量和“警企”紧密联动下,不到30分钟,便在景区出口的一处休息区找到了女孩。当时小女孩正焦急地四处张望,看到民警和母亲赶来,一下子扑进了母亲的怀里。李女士激动不已,紧紧握住民警的手,连声道谢:“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这一事例,展现了织金公安科技赋能警务工作在保障游客安全方面的强大效能。
织金公安的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与以往相比,涉旅警情处置时效从9分钟缩短至4分多钟,这意味着游客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更快得到帮助;游客安全感满意度从97.3%提升至99.2%,反映出游客对织金公安工作的认可和信赖;重复报警率从18%降至5%,说明警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得到极大提高。
寻回一部手机、找回一个走失孩子、化解一场矛盾纠纷,看似是一件件小事,却折射出公安工作现代化的缩影。织金公安通过“科技+机制+服务”的创新组合,将每一个警情都转化为提升治理能力的契机,让平安建设可感知、有温度、见实效。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