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辅警在景区内巡逻。 ■通讯员 邹慧 谢旭蔷
天刚亮,西江千户苗寨就有做饭的炊烟冒出来了,远处的吊脚楼在雾里若隐若现。而西江派出所的民警和辅警,穿着蓝警服,早就在石板路上走着了。
西江派出所位于雷山县西江镇西江村,是全国一级公安派出所,连续3次获“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是首批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辖区人口2.8万余人,有著名的4A级景区西江千户苗寨,年均接待游客750余万人。
扎实构建防护网 当好人民守护者
“一号桥乘车点有几名游客发生争吵,请附近警力迅速增援。”“北门服务中心游客增多,请加强巡逻防控。”“观景台人员密集,大家要做好秩序维护……”警务室里,民警辅警收到对讲机的指令后,一刻也不敢停歇,继续赶往下一个处置点。
2008年以来,雷山县西江景区旅游人数呈现“井喷式”增长,随之出现的各类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增加,给景区管理带来了新挑战。西江派出所结合实际划分网格,创新搭建“社区警务团队”下沉解纷工作法,在治安复杂地段,增设17台可视化一键报警器,设置7个警务室,1个旅游警察服务驿站。
同时,推动完善群防群治联勤联动机制,以村为单位成立村治安消防队,开展日常巡防。在旅游高峰期,与警察学院、州武警支队、州县公安局联合,开展联勤巡防。做到群众求助第一时间响应、风险动态第一时间掌握、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化解,辖区矛盾化解质效显著提升。
“美丽·初心”化纠纷 一调一解润民心
在西江派出所辖区内有个承载浪漫祝福的地方——“美丽·初心”调解中心。该中心独创的“1314美丽调解法”,希望每位调解对象在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调解过程中,能够一生一世记住在西江留下的“美好”回忆。
“希望商家改善质量和服务态度,争取为西江的旅游做出更大的贡献。”在雷山县西江“美丽·初心”调解中心,调解员正在耐心地劝导商户,现场气氛融洽。和朋友一起来西江苗寨旅游的牟女士因与商家产生消费纠纷,来到调解中心,希望问题得到解决。
了解事情原委后,调解员邀请双方坐上调解桌,通过“1314美丽调解法”讲述1个故事,说上3句好话,演唱1首苗族调解和好歌,实现4个回归环节进行调和,让纠纷双方从心灵深处感受到苗族和谐文化的魅力,解开内心的疙瘩。
“与商家产生纠纷的时候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但通过调解,我的不愉快都没有了。对于这次调解,我很认可,调解过程既很人性化,也很有民族特色。”纠纷被顺利调解后,牟女士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2024年,由西江派出所、西江司法所、西江法庭等部门组建而成的西江“美丽·初心”调解中心,将治安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榔规”调解进行有机整合,化解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有效预防“民转刑”“刑转命”等刑事案件的发生。
地空联动强预警 立体防控保畅通
“各位游客朋友,请不要停留或拥挤,老人、儿童和行动不便的游客请优先撤离……”在一次游客高峰期间,无人机发现某观景台附近有大量游客聚集,可能引发拥挤和踩踏事故。指挥中心立即通知附近巡逻警力前往疏导,并通过无人机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用喊话功能引导游客有序分流,成功避免了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西江派出所在地面设置警务室和旅游警务服务驿站的基础上,利用科技赋能,引入无人机巡逻机制,配备专业的无人机操控人员。根据景区不同时段的治安特点和游客分布情况,合理规划无人机飞行路线和巡逻时间。无人机不仅可以对地面警力难以到达的区域进行巡查,还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赶赴现场,为指挥中心提供实时、全面的现场画面,辅助决策指挥。
“万水和千山,这里最可爱,踩花山一到呀朋友你就来。太阳敲铜鼓哎……”独具西江民族特色的歌声还在西江苗寨传唱,经久不息。西江派出所的民警辅警将继续守护在这片土地,全力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和雷山特色的“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雷山焕发出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