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瓮安县珠藏镇构建“选育用”全链条机制——
让更多优秀人才扎根基层
  ■记者 吴文珑 通讯员 龙航
  早晨8点,瓮安县珠藏镇荣院村的山间薄雾还未散去,荣院村的干部们就已背着走访记录本走在田埂上。“大爷,您上次说的问题,我再跟您确认下。”他们熟练地与村民打招呼,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村民诉求与解决进度。这样的场景,如今在珠藏镇的各个村(社区)已成常态。
  “以前总觉得村干部就是‘家长里短’的调解员,没想到现在的年轻人不仅学历高,政策吃得透,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新,我们有啥事儿找他们,心里踏实!”坐在村口大树下乘凉的荣院村村民犹大爷翻着手机里的“村情联络微信群”,对村里的变化赞不绝口。
  从“遇事犯愁”到“遇事有靠”,村民们的安全感与幸福感,源于珠藏镇近年来以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紧扣村干部“选、育、用”三大核心环节,着力打造政治过硬、能力高强的乡村人才队伍,以人才赋能基层治理。
  选才:打破“旧框框” 引来“新活水”
  “基层治理好不好,队伍是关键。”珠藏镇党委书记魏新告诉记者,要让乡村治理提质增效,首先得将基层治理的关键着力点放在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上。
  那么,如何让基层治理队伍“焕新颜、提效能”?
  破局,从打破选人用人的“旧框框”开始。为此,该镇打破传统选人用人壁垒,把“德才兼备、群众认可”的选拔条件作为硬标准,将目光投向“本土人才+返乡力量”两大群体,从村里的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中挖掘“田秀才”,从本土能人中选聘“治理骨干”,让熟悉村情民意的“本土力量”成为基层治理的“源头活水”,让他们都挑起治理大梁。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如今,经过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珠藏镇村(社区)干部队伍已悄然“换新颜”。全镇新选拔村(社区)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提升至58.3%,35岁以下村干部占比也逐年同比增加,实现干部队伍年龄、学历“双优化”,构建起“老中青搭配、懂政策善服务”的治理梯队。
  “现在村里开群众会,年轻人能讲政策、谈思路,老村干部熟悉情况、能镇场,搭配起来干活效率高多了。”珠藏镇包村领导严文倩向记者介绍。
  育才:搭好“练兵场” 练出“硬本领”
  “刚接触矛盾调解时,我嘴笨,说不到点子上,急得满头汗。多亏了邓支书和周支书带着我,教我怎么听诉求、找症结,现在我自己也能独立调解了。”回忆起刚入职时的场景,珠藏镇丰岩村网格员卢增财至今记忆犹新。对于自己的成长经历,卢增财对“帮带式”培养充满着感激。
  原来,为帮助新干部快速成长,珠藏镇结合实际打造培养方案,着力提升村干部基层治理能力,在政治铸才维度上,将基层工作实用技能培训作为基层治理人才培育的重要抓手,构建起科学、多元的学习体系。
  “我们定期组织集中培训,还鼓励年轻干部组队研讨,比如上次围绕‘村集体经济发展’主题,大家提了不少好想法,有的已经在试点了。”珠藏镇党建办主任向邦豪说,通过珠藏镇量身打造的“多维培养计划”,年轻干部们也逐渐从“新兵”变成了“精兵”。
  今年以来,该镇共开展各类实用性专题培训6期,培训200余人次。在能力提升维度上,实施“帮带式”培养计划,针对矛盾纠纷调解等基层治理难点问题,每名新村干部由1名老村干部传帮带,带领其在网格走访、纠纷化解中提升能力,促进干部快速扎根成长;在实践锻炼维度上,推动新村干部在田间地头、民生一线积累“实战经验”,实现“理论课堂”与“治理现场”无缝衔接。
  “跟着老支书跑了几个月,我才真正明白‘基层工作要脚沾泥土’的道理。”卢增财说。
  用才:搭起“大舞台” 激活“新动能”
  “作为致富带头人,又是党员村干部,我明白肩上的责任,不仅要自己富,更要带着大家一起富。”珠藏镇丰岩村岩底党支部书记周登海,既是村里的种植大户,也是群众信赖的“领头雁”。在他的带动下,村“两委”牵头整合零散种植户,成立果蔬专业合作社,实现技术共享、销路共拓,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为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
  这只是珠藏镇“用好用活人才”的一个缩影。该镇深入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把党员村干部培养成“领头雁”,让这些人才在基层治理中发光发热。
  同时,该镇还通过搭建实践平台,让新进人才在基层治理一线历练成长,形成人才培育与治理效能提升的良性循环。此外,依托综治中心、党群之家,整合司法、公安等资源,建立专业化调解团队:由村“两委”牵头成立调解小组,吸纳本土能人、法律明白人等力量;发挥联户长“人熟地熟”优势,推动“大事不出村”;设立网格调解员,确保“小事不出组”。
  “平时我们是政策宣传员、民情收集员,哪家有困难、有诉求,我们第一时间掌握;遇到暴雨、火灾这些紧急情况,我们就是应急突击队,能快速响应。”珠藏镇珠藏社区联户长陈永红说,这种“平战结合”的突击队模式,让有限的人力物力用出了更大成效。
  今年以来,珠藏镇累计化解矛盾纠纷200余件,走访群众5000余户次,收集社情民意200余条。“下一步,我们会继续优化人才‘选育用’机制,让更多优秀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让乡村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魏新表示。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