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公益广告
第06版:人大周刊
第07版:人大周刊
第08版:影像
标题导航
让群众找法“有门”靠法“有路”
一位老民警眼中的城市变迁
贵阳六部门联手规制牟利性投诉举报
毕节市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说新闻
铜仁市检察机关开展“透过业务 看政治讲忠诚”集中讲评活动
遵义“智慧大脑”24小时不歇班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动城市治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警”
遵义“智慧大脑”24小时不歇班
■ 记者 权若青 潘德玉
道路积水影响通行,无需等待电话上报,系统自己就能发现、派单并处理;森林某处突然冒起烟雾,指挥中心调取实时监控,派遣无人机和救援队伍……“一张图”精准调度。
这一切,正由遵义城市运营中心的一颗“智慧大脑”默默掌控。
“以前靠腿跑,现在靠数据跑。”遵义市大数据局数据资源科张建这样形容城市管理方式的变化。
近年来,遵义打造的城市运行“智慧大脑”,正悄然推动城市治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警”。它背后接入了335个部门系统,融合181个系统数据,就像为城市装上“千里眼”和“顺风耳”,成为一位24小时不打烊的“超级管理员”。
打通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孤岛”,实现智慧运营。遵义通过构建数据中台,接入交通运输、卫健、住建等部门的系统数据,整合成相应的基础数据库、主题库、专题库,由这颗“数字心脏”将数据输送到各个业务环节,支撑起从人口监测到交通旅游等多种智慧应用。
更厉害的是它的“眼睛”和“耳朵”,接入了41万路视频,覆盖全市80%以上的政府及运营商视频资源。它们不只用于“看”,更在“思考”——借助AI算法,自动识别烟火、占道经营、车辆违停等情况,第一时间发出警报。
遍布城市的28万余台物联网设备,则构成感知环境的“神经末梢”。从燃气管道、桥梁、危房到内涝点,全部处于实时监测中。一旦出现异常,系统立即预警,城市管理真正从事后处置迈入事前防控。
所有这些信息,最终都呈现在一个动态的“时空地图”上。它以真实地图为底,叠加各类业务图层——规划布局、隐患点位、救援资源等一目了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指挥人员在一张图上就能掌握事件位置、周边资源、救援力量,实现高效决策。
在城市运营中心的指挥大厅里,“一网总览”查看全市态势,涵盖党建、政务、民生、经济等七大板块,点击任意板块,可查实时数据。而“一网统管”功能则专注于风险防控与事件处置,实现从感知、预警、指挥到反馈的闭环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遵义市正在将这些能力覆盖至全市各县(市、区),真正实现“全市一盘棋”的治理新格局。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