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议事会上“出点子” 社区平安“添法子”
  ■通讯员 肖靖然
  近年来,警民议事会作为黔西南公安践行“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他们跳出“会议室”的局限,把会场搬到群众家门口,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这里,群众的“急难愁盼”有人听、有人办,邻里的矛盾纠纷能化解、有回音,它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小平台”,更成为凝聚警民力量、筑牢社区平安的“大纽带”。
  今年4月的一个傍晚,望谟县公安局王母中心派出所民警袁吉跃刚把“警民议事会”的横幅在平洞村小院里挂好,村民们就陆陆续续围了过来。
  “袁警官,我要反映个事!”村民老王第一个举起手,语气带着几分激动,“村头那块地,来了个外地老板种蜂糖李,没跟我们商量就动工,那里可有我家的承包地呢!”话音刚落,人群里立刻炸开了锅,“是啊是啊,我家的地也在那儿,一分租金没见着!”
  坐在角落的外地老板陈先生脸色通红,急忙解释:“我当时问了村组长,他说这片地是集体的,我才草拟协议动工的,真不知道还有个人承包地的情况!”
  看着双方各执一词,袁吉跃赶紧安抚道:“大家别着急,今天开议事会就是来解决问题的。土地的事涉及大家的切身利益,咱们得查清楚、讲明白,保证不让大家吃亏,也不让陈老板的投入打水漂。”
  当晚,袁吉跃就带着笔记本挨家挨户走访涉及土地的村民,又联系村支书调取土地承包档案。第二天一早,他牵头组织综治办、国土局、司法所工作人员,在平洞村召开了第二次“警民议事会”。
  “经过核实,这片地确实分两部分。”袁吉跃指着地图向大家说明,“这边是集体土地,这边是个人承包地。”明确了产权,袁吉跃让陈老板和村民们坐在一起协商。最终,在多方见证下,原协议依法作废,新合同明确了集体与个人土地的界限,陈老板当场向村民支付了租金。
  “多亏了这议事会,不然这事儿不知道要僵到什么时候!”陈老板握着老王的手,两人终于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平洞村的矛盾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背后是黔西南公安多年来对警民议事会制度的深耕细作——一套“接地气、能落地、真管用”的工作方法,让议事会成为破解基层难题的“金钥匙”。
  针对农村村民集中难的特点,民警把议事会开在农闲时、傍晚里,会场就设在群众家门口。面对城区社区的分散居住情况,又依托网格化管理设“楼栋议事点”“小区议事角”,让群众随时能找到地方“说事儿”。
  同时,每次议事会民警都邀请村干部、综治专干、司法工作者等一起参与,形成“多元共治”的合力。在议题收集上,既提前通过入户走访、微信群征集,把群众的“心头事”提前摸透,让议事会“不跑偏”,又鼓励现场群众“敞开说”,不管是家长里短的小矛盾,还是政策咨询的小困惑,都能摆上桌面,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8月25日,安龙县笃山中心派出所民警牟贵海将议事会开到了笃山镇坡顶村的院坝里。
  “大家有啥困难、有啥需求,尽管跟我说!”牟贵海的话音刚落,在外务工返乡的小张就凑了过来:“警官,我想考个摩托车驾照,可平时在外地打工,赶不上车管所的考试时间,来回跑太折腾了,能不能想想办法?”“我也有这问题!”“我们村好多人都想考,就是时间凑不上!”村民们纷纷附和。
  坡顶村村民居住分散,八成以上的青壮年在外务工,“送考下乡”的时间总与务工时间冲突,这成了大家的“心病”。牟贵海一边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一边点头:“大家放心,考驾照的事我记下来了,一定帮大家协调!”
  散会后,牟贵海立即拨通了车管所的电话,经过多次沟通,车管所终于同意灵活调整考试时间。接下来的一周,牟贵海逐一联系坡顶村及周边村落的村民,把收集到的考生信息统计整合,提前帮大家准备好报名材料、讲解考试流程。考试当天,车管所的工作人员带着设备“送考上门”,在坡顶村的空地上搭起了临时考场。
  “以前考驾照得往县城跑三四趟,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考,太方便了!”刚考完驾照的小张拿着成绩单,笑得合不拢嘴,“多亏了警察同志听我们诉说困难,帮我们解决困难!”。
  走进群众、倾听民意、吸取民智、化解民忧。在黔西南州,警民议事会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圆心,用“务实方法”画圆。它没有华丽的形式,却把“民声”听得真切、把“实事”办得实在,让矛盾在沟通中化解,让需求在响应中落地。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