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急救骑士”亟需保障“盔甲”
  ■舒爱民
  外卖骑手参与急救,是城市应急体系的创新探索,也是社会文明的生动写照。从协助急救心脏骤停患者、救助交通事故伤者,到参与火灾扑救、抗洪抢险,骑手们的善举不仅挽救了生命,也传递了正能量。
  然而,这种自发善举若缺乏制度保障,终将难以为继。装备资金短缺,让急救队“难为无米之炊”;法律风险与订单延误的顾虑,让骑手“心有余而力不足”;人员流动与协调机制的欠缺,更让队伍难以形成战斗力。破解这些难题,需要构建全方位的保障体系,为骑手们披上坚实的保障“盔甲”,让“急救骑士”无后顾之忧。
  立法保障是“盔甲”的核心。当前,骑手在参与急救时面临法律责任的模糊地带:若救助不当可能承担法律责任,订单延误又可能面临平台处罚,亟需通过立法明确“好人免责”条款,建立急救行为与订单考核的“豁免机制”。可借鉴《民法典》中的“好人法”精神,细化骑手在紧急救援中的责任豁免范围,同时推动平台制定配套规则,将参与急救视为“特殊贡献”,免除因延误产生的处罚,并给予适当奖励。
  资金支持是“盔甲”的基础。急救装备、培训费用、保险保障等都需要持续投入。政府可通过设立专项基金、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外卖骑士急救队”建设;平台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从佣金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装备配置与培训补贴;社会组织也可通过公益众筹、企业捐赠等渠道筹集资金。同时,应为骑手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与急救责任险,降低其参与急救的风险成本。
  平台协同与机制优化是“盔甲”的关键。外卖平台需优化算法系统,在派单时考虑骑手的急救任务,合理调整配送路线与时间;建立“一键报备”功能,让骑手在参与急救时能快速通知平台,避免因系统误判而受罚。此外,推动建立“骑手急救信息平台”,与120急救系统、城市应急指挥中心联动,实现信息共享、快速调度,提升救援效率。
  社会认可与荣誉激励是“盔甲”的灵魂。通过媒体宣传、表彰奖励等方式,弘扬骑手的善行义举,树立先进典型,增强其职业荣誉感。在社区、商圈等场所设置“急救骑士”宣传栏,让其成为城市的“流动正能量”。同时,鼓励商家、市民对参与急救的骑手给予理解与支持,共同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给“急救骑士”披上保障“盔甲”,不仅是对个体善举的呵护,更是对城市应急体系的有益补充。当法律为勇气护航、资金为行动赋能、平台为效率助力、社会为善意点赞,“急救骑士”必将更从容地驰骋在城市的生命线上,让每一份温暖都能抵达,让每一份责任都有回响。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