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关注
第06版:广告
第07版:理论
第08版:人大周刊
标题导航
“荔即解”工作法让涉旅纠纷收获“最优解”
清镇市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
交通事故获赔难 司法救助解民忧
图说新闻
“三治三联”绘就移民安置点治理新画卷
李云捷:在法援岗位上发光发热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云捷:在法援岗位上发光发热
■记者 牟岚
2023年9月,来自江苏省南京市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李云捷怀揣法治理想,毅然踏上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的征程,从城市到大山,他跨越千里来到了贵州省沿河自治县从事法律援助志愿服务。他希望通过法律志愿服务的方式,能表达自己对这片辽阔土地和人民的热爱。
李云捷深刻地感受到:“在现实中,有法律援助需求的群众不少,贵州省相对来说法律援助资源不足,特别是基层县区法律援助相对薄弱,我希望凭借自身的专业努力,尽可能平衡案件各方诉求,在化解矛盾、定分止争的同时,让每一方都能感受到公平与正义。”
2024年10月,持续第二年进行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的李云捷正在沿河自治县法律援助中心的窗口值班,一个身材瘦弱的老人前来寻求帮助。经仔细询问后得知:这位农民工侯某在某乡镇烟草管理站临时搬烟草箱,他搬运一箱上百斤的烟草能够有3元的报酬。“在干活的时候不小心被烟包(烟草箱)砸伤了,医生说半年以后可能就干不了重活了。”
李云捷了解事情经过后,得知他想去做手术,但是家里经济条件拮据,拿不出手术的费用,用工单位在侯某受伤最初垫付少量住院费后便没有了下文。李云捷想方设法联系上了用工单位,经过数天的多次调解,终于达成一致协议:用工单位当场支付55000元,双方约定后续不再就此事产生纠纷。
李云捷凭借专业的法律素养据理力争,让困难的受援人侯某拿到钱可以马上去做手术,其认真负责的态度得到侯某的由衷感谢。
在李云捷办理过的法律援助案件中,有这么一件离婚纠纷案令他印象最深刻:现年仅31岁的女子邵某与母亲相依为命,因不幸罹患尿毒症,治疗和透析的花销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邵某想要办理最低生活保障的手续,去民政部门准备材料时,才发现其曾于2019年缔结的婚姻仍在存续期间,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的办理条件,因此她向法院提起了离婚诉讼。然而立案后才获知,她那失踪已久的丈夫因犯罪被公安机关抓获,现羁押在河北省秦皇岛市看守所服刑。当被告知需要和法官一起去秦皇岛市看守所开庭时,邵某却犯了难——她孱弱的病体已无法承受长时间的舟车劳顿。
邵某来到了沿河自治县法律援助中心窗口申请援助,接到中心指派的李云捷认为:法律援助可以做得更多,受援人生病是事实,符合领取低保的条件也是事实,根据受援人的身体的实际情况,他请求进行远程开庭。
2024年7月30日,这个案件的开庭顺利进行,通过视频的方式连线了受援人,双方同意离婚并调解结案。很巧,这天正是李云捷在沿河自治县第一阶段服务期满的最后一天,同时也是李云捷的生日。“这真是我最难忘的一天。”李云捷说。
在沿河,李云捷用脚步丈量大地,用行动践行着为民服务的誓言。他的每一次现场接待、每一项法律建议、每一次普法讲座,都努力把专业“法言法语”转化为大山里听得懂、用得上的“家常话”,让法治精神真正在基层落地生根。截至2025年7月底,他在沿河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1件,参与政府拆迁安置专班1次,开展普法宣传讲座8次,调解纠纷80余次,接待群众法律咨询400余次。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