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基层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国际
标题导航
法治护航乡愁
我省为退役军人铺就法律援助暖心通道
图说新闻
遵义汇川区:物业“红”让楼栋暖意浓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省为退役军人铺就法律援助暖心通道
■ 记者 汪韵
走进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街道的刘元贺工作室,22平方米的办公室内,调解笔录、法律意见书整齐摆放。2020年5月,观山湖区金阳街道依托退役军人服务站成立公益律师志愿服务队,近5年来,队长刘元贺带领团队累计接待咨询者上万人次,线上线下为群众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达6800余万元。
刘元贺工作室的荣誉墙上,一面“公益法援解民诉,退役军人践枫桥”的锦旗,见证着这支队伍化解矛盾的暖心故事。
专业调解破难题 情法交融化纠纷
2024年4月,退役军人虞大爷因楼上邻居装修漏水导致房屋严重受损,多次协商无果后向退役军人法律志愿服务队求助。
刘元贺团队组织双方开展4小时面对面调解,通过法律条文解读、典型案例分析、利弊权衡引导,最终促成双方签订包含赔偿金额与修复方案的调解协议。“法律服务既要有力度,更要显温度。”刘元贺表示。
退役军人依靠法律保护来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合法权益的案例,不仅发生在贵阳市。在铜仁市印江自治县,退役军人陈某3年前遭遇房屋租赁纠纷,峨岭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通过法律宣讲与心理疏导,成功促使房东退还5000元定金。
在贵州,退役军人公共法律服务多方参与、多向发力、多点开花已成常态。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志愿队为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刑事辩护与代理等服务。成立至今,志愿队已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服务累计3万余件(次)。
五级网络全覆盖 法援服务零距离
自2019年起,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建强退役军人矛盾化解工作服务载体,在省市县乡村级服务中心(站)分别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点),并在部分市级地区推出在线云视频咨询平台。
同时,通过司法联动机制,出台7个方面19项措施,优化法律援助申请等3项流程,由司法部门牵头,在167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通涉法纠纷咨询“绿色通道”,目前已累计接待服务退役军人1.2万人次。
志愿队伍专业化 源头治理显成效
如何将退役军人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贵州创新“轮值老班长”“思政指导员”等做法,将矛盾化解端口前移。通过举办法律讲座、送法下基层等活动,在“宪法宣传周”等节点开展专题普法,累计服务数万余人次。
据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政策法规处负责人介绍,我省出台退役军人法律志愿服务队管理办法,加强志愿服务管理,组建全域覆盖、管理规范、组织有序、保障有力的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志愿队伍。
据了解,我省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志愿队招募的成员要持有律师执业证书,加入服务志愿队后还需积极按时参加司法部门的专业培训。目前首批1200余名调解员参与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工作,有效化解各类风险矛盾共计1000余件(次)。
从个案调解到源头预防,从线下服务到智慧赋能,贵州正以全周期法律保障体系,为退役军人筑起权益“防护网”。随着“法律服务+思想引导”双轮驱动模式深入推进,尊崇军人职业、关爱退役军人的社会氛围愈发浓厚。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