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基层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国际
标题导航
黔南法院“单套制”归档的司法服务升级之路
我省各级法院全流程网上办案率超百分之九十
图说新闻
贵州“五维协同”破题数据知识产权 多项创新成果亮相2025数博会
助力军人做好退役后规划
省检察院开展“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活动
苏步青:湄潭七载绘初心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苏步青:湄潭七载绘初心
■记者 舒畅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展开。随着日军步步紧逼,浙江大学开启了西迁之路,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苏步青带着家人和学生,踏上了颠沛流离的征程。
从杭州到贵州,数千里的徒步征程,艰辛程度难以想象。饿了就啃干粮,累了就席地而卧,西迁的脚步从未因风雨而停歇。即便条件如此恶劣,苏步青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也从未中断。在路边休息时,他总会拿起树枝在地上演算公式,在艰难跋涉中保持着对学术的执着。
1940年,浙大辗转抵达贵州湄潭,苏步青和师生们在这座黔北小城安顿下来。他和家人挤在一间破旧的土坯房里,墙壁漏风,生活艰难。为了维持生计,他利用课余时间开荒种地。物质匮乏并未动摇他对教学的热情。没有像样的教室,他就在老乡的祠堂里授课;没有充足的教具,他就亲手制作;没有足够的纸张,他便拆开烟盒,在背面演算例题。
作为数学系主任,苏步青深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主动招收失学青年,课堂上总是座无虚席。为了让抽象的数学公式变得通俗易懂,他常常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一次讲解微分几何时,看到窗外农民插秧,他便以秧苗排列为例,阐述几何图形的对称性,让学生们豁然开朗。
在专注教学的同时,苏步青的科研脚步也从未停歇。湄潭的夜晚,他常在煤油灯下伏案工作,凭借记忆整理文献,用算盘和笔算进行复杂推导,完成了多篇重要论文。其中,关于射影微分几何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以他为首的浙大微分几何学派逐渐形成。他撰写的专著《射影曲线概论》,为中国微分几何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湄潭期间,苏步青还经常组织师生举办科普讲座,向群众普及科学知识。1943年,他与钱宝琮等教授发起成立“湄江吟社”,以诗词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生活的热爱。
1946年,苏步青随浙大回迁。在湄潭的7年,他用知识对抗战火,以学者担当守护文明,给当地群众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