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独山法院深化“预防、化解、执行”全链条治理
让劳动者不再“忧薪”
  ■记者 罗翔 通讯员 吴晓华
  清晨的阳光刚爬上独山县人民法院的台阶,该院诉讼服务中心的窗口前,农民工老张就攥着皱巴巴的工资欠条,有些局促地站着。“我想讨回去年的工资,可不知道咋立案……”话音刚落,工作人员就递来一杯热水,手指轻点屏幕:“大爷,您不用跑,在‘贵州移动微法院’平台上就能提交材料,咱们线上办。”
  这样的场景,如今在独山县人民法院已成常态。对农民工而言,每一分工资都是汗水浇灌的希望,是孩子的学费、父母的医药费,是家里屋顶的新瓦片、餐桌上的热饭菜。而独山县人民法院的法官们,正用创新的机制、温暖的服务,为这群劳动者筑起一道坚实的“薪”防线。
  “法院+N”:织就一张“少跑腿”的维权网
  “以前讨薪,光来回跑法院就得花好几天,如今在家用手机就能弄,太方便了!”说起去年追回欠薪的经历,农民工李师傅至今满心感激。那时,他跟着工程队干了大半年,却迟迟拿不到工资,眼看着要过年,一家人的开销还没着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在工友的指导下,通过“贵州移动微法院”平台提交了立案申请。
  让他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就接到了法官的电话。“法官同志在云端给我和老板调解,还帮我梳理证据,没几天就达成了协议。”李师傅不知道的是,这背后是独山法院创新构建的“法院+N”解纷体系,法院牵头,联动劳动部门、工会、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再加上线上平台的科技赋能,像一张细密的网,把农民工维权路上的“拦路虎”一一清除。
  有次,12名农民工集体追讨欠薪,涉及金额近20万元。法官没有简单开庭审理,而是先联系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一起到工地核实工程量,再通过“云端调解”让双方坐下来谈。“第一步先算清工程款,第二步确认每个人的工资数,最后定了‘首期付一半,剩下的分三个月给’的方案。”承办法官回忆,为了让农民工放心,他们还当场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就算老板后期不兑现,也能直接申请执行,不用再走弯路。”
  如今,在独山,农民工维权早已不是“一个人的战斗”。线上,“网上立案、云端调解、电子送达”让数据多跑路;线下,法院联合多部门上门服务,帮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工整理证据、填写材料。这张“线上+线下”融合的维权网,让“少跑腿、快维权”从口号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全链条”:守住每一份汗水的价值
  “要是等开庭判决,我们的工资不知道要拖到啥时候,多亏法院的调解,让我们及时拿到了钱。”去年年底,农民工王大哥和5名工友通过独山县人民法院的“分步调解法”,只用10多天就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
  这“分步调解法”,正是独山县人民法院针对农民工欠薪案件推出的“法宝”。考虑到农民工耗不起时间、拖不起精力,法院从源头入手,构建起“预防、化解、执行”全链条治理体系。第一步先帮双方算清工程款的“大账”,避免因为账目混乱吵得不可开交;第二步再逐人核对工资数额,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该得多少;最后敲定付款方案,还通过司法确认给协议“上保险”,确保老板不会“赖账”。
  2025年开春,有个建筑项目拖欠了30多名农民工的工资,涉及金额40余万元。农民工们急得团团转,老板却以“工程没结算”为由推脱。法官没有直接采取强制措施,而是先联系项目甲方,协调尽快完成工程款结算,再组织农民工和老板对账。“我们跟老板说,要是现在不解决,不仅要被强制执行,还会影响企业信用,以后再想接工程就难了。”在法官耐心劝说和清晰账目核算的推动下,老板最终同意先付20万元,剩下的分两个月付清。拿到工资那天,农民工们特意给法院送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司法为民,心系民工”。
  这样的故事,在独山县人民法院还有很多。2025年以来,通过全链条治理体系,法院在化解农民工欠薪案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平均办案周期比以前缩短了近一半,调解成功率也大幅提升。每一笔追回的工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安心,都是一份劳动的尊严。
  “守护者”与“建设者”:让法治阳光照亮劳动者的路
  “不仅要帮农民工讨回工资,还要让企业知道,守法经营才是长久之道。”独山县人民法院的法官们始终记得,他们不仅是农民工权益的“守护者”,更是社会和谐的“建设者”。
  有次处理一起欠薪案件时,法官发现涉事企业其实是因为资金周转困难才拖欠工资,并非故意“赖账”。如果直接查封账户、扣押设备,企业可能会彻底倒闭,农民工的工资反而更难追回。于是,法官组织双方协商,最终达成协议:企业先付一部分工资,法院暂时解除对企业账户的冻结,让企业能正常经营,等资金回笼后再付清剩下的工资。“既帮我们拿到了工资,也给了企业一条活路,这样的结果,我们服!”农民工们说。
  未来,独山县人民法院还将继续完善“法院+N”解纷体系,深化“预防、化解、执行”全链条治理,用制度创新、科技赋能和协同共治,让农民工不再“忧薪”。就像法官们常说的:“每一份劳动都该被尊重,每一分工资都该被守护。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位劳动者的奋斗路,让他们的汗水,都能换来应有的回报。”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