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基层
第03版:教育周刊
第04版:交安
第05版:法院周刊
第06版:法院周刊
第07版:理论
第08版:影像
标题导航
让普法教育“走新”更“走心”
黄清川:以爱为灯 用心育人
省教育厅部署秋季学期工作聚焦多项重点任务落实
贵州大学“问田寻脉”实践团: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送到百姓心坎上
余庆中学 2025级新生军训动员大会启幕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贵州大学“问田寻脉”实践团: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送到百姓心坎上
本报讯(通讯员 李雨涵)近日,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问田寻脉·喀斯特梯田水文生态调研实践团”深入安顺市西秀区杨武乡杉木村,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据了解,“问田寻脉”实践团依托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生态水文课题组的科研基础,关注杨武乡杉木村一年内的生态环境变化,每月定期深入当地梯田撂荒区域开展田间科研实验,持续跟踪土壤水文特性变化规律。基于对杨武乡发展现状的深入了解和长期调研积累,实践团将地质灾害防治宣传作为此次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致力于用专业知识服务当地发展需求,真正实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村里”。
“滑坡发生前,大家要注意观察房屋周围是否出现裂缝,听到岩石摩擦的响声时要立即撤离……”实践团成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详细讲解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成因、前兆现象和应急避险方法。针对村民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的情况,队员们还准备了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通过现场模拟演示和互动问答,让村民更直观地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实践团不仅深入农户家中,还走进乡镇街道,为五金店、小卖部等商户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我们经营五金店,平时也卖一些铁锹、手电筒等工具,以前不知道这些在地质灾害中还能派上用场。”五金店老板听完宣讲后表示,“实践团成员们讲得很实用,我要把这些知识告诉更多的顾客。”
结合村情实际,实践团还开展了撂荒梯田土壤水文监测实验,运用无人机多光谱影像技术、土壤盘式入渗仪、土壤湿度传感器等设备,为当地生态修复和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作为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我们有责任把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乡村发展的实际行动。”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通过这次实践,不仅把防灾减灾知识送到了田间地头,也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专业学习的理解,增强了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感。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