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AI不应成为谣言的“背锅侠”
  ■童方萍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工智能(AI)以其强大的功能和广泛的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从智能家居到医疗诊断,从自动驾驶到语言翻译,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世界。然而,正如一枚硬币有两面,AI技术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成为制作发布谣言、不实信息的工具,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AI谣言”从何而来?为何会泛滥成灾?一方面,AI技术的便捷性和低成本,使得造谣者能够轻松地生成大量虚假信息。只需输入相关关键词,AI软件便能自动抓取素材生成文本,并配上虚假的图片,实现谣言的大规模生产。另一方面,部分人为获取平台流量补贴等利益,不惜滥用AI合成技术编造谣言,道德的缺失成为“AI谣言”泛滥的重要推手。
  面对“AI谣言”的泛滥,我们不能简单地让AI成为“背锅侠”。AI本身只是一种技术工具,它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者的目的和方式。就像一把刀,在厨师手中是制作美食的工具,在罪犯手中则可能成为凶器。我们不能因为刀可能被用于犯罪就禁止使用刀,同样也不能因为AI被用于制造谣言就否定其全部价值。
  整治“AI谣言”,需要多管齐下。相关部门应加强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发布虚假信息的账号,对涉案人员实施相应处罚,并封禁其网络账号。平台自身也应承担起内容审核和过滤的责任,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同时,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利用AI制作发布谣言、不实信息的法律责任,提高违法成本。此外,加强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公众对虚假信息的辨别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公众在面对各种信息时,应保持理性思考,不要盲目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AI谣言”泛滥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不能让AI成为替罪羊。我们要客观看待AI技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其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AI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未来,我们应共同努力,让人工智能成为我们的得力助手,而不是困扰我们的难题。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