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广告
第05版:理论
第06版:国内
第07版:国际
第08版:人大周刊
标题导航
法治护航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六盘水市人大:在法治轨道上推动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
黔西市杜鹃街道乌骡坝社区有辆立法“直通车”
杨勇:当好乡村振兴前线排头兵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修订的《贵州省体育条例》9月1日起施行
法治护航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 田胜平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2025年8月1日,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贵州省体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分总则、全民健身、青少年和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山地民族特色体育等十个章节,共62条。
“未修订的《贵州省体育条例》部分内容与上位法不相符合、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体育产业小散弱等问题需通过立法推动解决、在发展山地民族特色体育等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做法需通过立法予以固化……”谈及《条例》的修订,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同志娓娓道来。
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全民健身作为国家战略,对提升国民体质、促进全民健康战略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条例》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为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保障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全民健身工作协调机制,实施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制定本行政区域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情况向社会公开。
《条例》规定,体育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建立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运动员、教练员、体育科技工作者、体育教师、体育爱好者等参与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传授健身技能、组织健身活动、宣传科学健身知识等志愿服务活动。
《条例》明确,全社会应当关心和支持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参加全民健身活动。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向公众免费或者低收费开放,开放时间应当与当地公众的工作时间、学习时间适当错开,方便群众开展体育活动。
促进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发展
青少年体育、学校体育既是人才来源根基,也是国家、城市体育发展的未来,更是久久为功的“良心工程”。《条例》单列一章对“青少年和学校体育”作出规定。
针对当下群众关心的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心理疾病等不良健康状况,《条例》规定,教育、体育部门和学校应当组织、引导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预防和控制不良健康状况,家庭应当予以配合。
体育课时不够、锻炼时间太少,怎么办?《条例》强化学校体育课、校外体育锻炼等方面的要求,增加“体育课时不被占用”“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等条款,细化学校体育运动会举办、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和运动伤害风险防控等措施。
如何破解体育师资短缺难题?《条例》提出,学校可以根据工作实际,设立专(兼)职体育教练员岗位,教育部门可以对所管理学校的教练员岗位统筹设置,统一管理使用。学校优先聘用符合相关条件的优秀退役运动员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训练活动。鼓励和支持体育运动学校、体育组织等为学校、青少年宫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公益性服务。
发展贵州特色体育
资料显示,截至目前,贵州已打造以路跑越野、山地骑行、极限运动、洞穴探险、汽车露营、漂流溯溪和民俗民间体育等项目为重点的山地特色运动项目集群。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民发展。
《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地形地貌、自然生态、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等因素,科学规划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发展空间布局,因地制宜构建地域特征突出、民族特色鲜明、文化类型丰富的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发展体系。
《条例》还明确,鼓励和支持因地制宜发展山地骑行、山地越野跑、攀岩等山地户外运动和龙舟、独竹漂、陀螺、赛马等民族、民间、民俗传统体育项目,推动山地民族特色体育项目的普及与发展。
关于赛事的宣传,《条例》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山地民族特色体育赛事活动的宣传,加强与国际国内体育组织的交流合作,拓展山地民族特色体育赛事活动对外传播渠道。鼓励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加强山地民族特色体育赛事活动的宣传。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