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赵嫚嫚:以“法理情”熔铸医患和谐
  ■记者 姚强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通报表扬2022—2023年度全国平安医院建设表现突出地区、集体和个人的通知》,对61个地区、545个集体572名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其中,贵州司法行政系统调解组织表现亮眼,共有3个集体、3名个人上榜。思南县司法局赵嫚嫚就是受表扬的个人之一。
  “医疗纠纷调解要以事实为基、法律为准,将‘法理情’三位一体融合,才能真正案结事了人和。”36岁的赵嫚嫚是思南县医调委办公室副主任,也是当地平安医院建设中以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的“排头兵”。作为思南县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赵嫚嫚将这句话作为工作信条。
  牵头制定8项配套制度 让医调工作有章可循
  “制度是工作的基石。”赵嫚嫚深谙此道。她牵头制定《思南县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实施方案》《思南县医疗纠纷信访接待制度》《思南县医疗纠纷联席会议制度》等8项配套制度,从矛盾预防、纠纷调解、现场处置、保险理赔、责任查究、经费保障八方面全链条明确责任,让医调工作有章可循。
  最具创新性的是,她提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置“一室三库”,即思南县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室、思南县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医学专家库、思南县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法律专家库、思南县医疗纠纷人民调解调解员库,再从社会各界选拔专业力量,实现调解工作“专业人办专业事”。
  此外,她推动落实调解司法确认制度,细化申请受理至纠纷调解8大环节流程,并对接法院设置巡回法庭,对调解协议当场司法确认,调解不成则直接导入诉讼程序,彻底杜绝矛盾“体外循环”
  2017年以来,她参与开展“金牌人民调解员”评选,9名优秀调解员获表彰,带动团队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
   聚焦医患双向普法 推动引领行业新风尚
  在平安医院创建工作中,赵嫚嫚将法治宣传教育视作筑牢医疗安全的“根基工程”。她以思南县“五基地”公共法律服务阵地为依托,聚焦医护人员与患者群体双向普法,在全县医疗机构系统开展“浸润式”法治教育,推动“依法行医、遵规守制”成为行业新风尚。
  针对医护人员群体,创新构建“制度学习+实践赋能”普法体系:充分利用县人民医院、民族中医院等机构“学法”机制,常态化邀请执业律师、法学专家开展《医师法》《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等专题授课,引导医护人员严格执行国家卫生法规、诊疗规程及院规院纪。同步打造“法治文艺轻骑兵”,在“护士节”“医师节”等节点,将医疗法规编成快板、小品、情景舞蹈等文艺作品,通过沉浸式演出让法治理念融入职业文化。目前全县已培育医护“法律明白人”365名,实现二级以上医院法治骨干全覆盖。
  面向就诊群体,组建由法治宣讲团、执业律师及医护“法律明白人”构成的普法服务队,利用候诊间隙、健康讲座等场景,开展“医疗知识+法律常识”双轨宣讲。通过案例解析、现场咨询等形式,引导患者依法配合诊疗流程、遵守医院管理规定,同步普及医疗纠纷依法维权途径。
  2020年以来,累计在各医疗机构开展法治宣讲42场,覆盖患者及家属2万余人次,推动“依法行医、依法维权”成为医患共识的情感纽带。
  “法理情”融合解纷 让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医疗纠纷往往伴随突发性与情绪性,赵嫚嫚将其比作“待燃的引线”。
  2023年5月,思南县张家寨镇患者田某某因住院治疗争议申请调解,要求医院赔偿。她第一时间深入调查,6月15日召集双方,从医疗技术规范、法律条文到情感疏导多维度介入,通过专业分析让患方了解赔偿标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协议,成功预防一起上访事件。
  这种“法理情”融合的调解模式,是赵嫚嫚的“制胜法宝”,她参与协调化解的医疗纠纷中,无数像田某某这样的案例被妥善解决。她始终冲锋在矛盾一线,用耐心倾听理顺群众诉求,以专业素养明晰责任边界,让医患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从2017年以来,赵嫚嫚同志协调和参与处理各类医疗纠纷107起,调处成功107起,成功率达100%。
  从机制创新到法治宣传,从个案调解到体系建设,赵嫚嫚以钉钉子精神深耕医调领域,为“平安思南”“法治思南”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正如赵嫚嫚所言:“调解不仅是解决纠纷,更是守护医患双方的信任与尊严。”在全国平安医院建设的征程中,她用脚步丈量责任,以担当诠释初心,成为基层法治建设中一抹温暖而坚定的亮色。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