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基层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国际
第05版:公益广告
第06版:法院周刊
第07版:教育周刊
第08版:交安周刊
标题导航
威宁:创新机制破难题 检察为民践初心
送法进企助营商“法治锦囊”护企行
印江:庭审进村解民忧 司法服务“零距离”
图说新闻
赵嫚嫚:以“法理情”熔铸医患和谐
网络诈骗套路深 警民同心破迷局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印江:庭审进村解民忧 司法服务“零距离”
本报讯(记者 冉龙飞)近日,印江自治县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深入刀坝镇,在白金村委会设立临时法庭,成功调解一起交通事故民事纠纷。法官将庭审“搬”到群众身边,用贴心服务让司法公平正义直抵民心,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案件源于2025年1月15日,刀坝镇白金村唐某驾驶电动二轮车赶集时,与同镇玉岩村赶集的康某发生碰撞,致双方受伤。原告康某住院8天,产生医疗费、护理费等共计8034.55元,双方就赔偿协商未果后,康某诉至法院。
承办法官邓成燕了解到,被告唐某是无子女低保户,事发后自身治疗费已超万元,经济十分困难;原告康某年事已高且受伤,往返70公里外的县城庭审多有不便。考虑到当事人实际困难及案件的典型性,巡回法庭决定将庭审设到刀坝镇白金村村委会。
庭审当天,法官提前到场布置,虽无审判大厅的庄严肃穆,但高悬的国徽下秩序井然。针对老人听力、表达受限的情况,法官特意放慢语速,耐心倾听双方陈述,结合事故责任划分与唐某的经济窘境,向康某说明情况,同时解释其自身基础性疾病对费用的影响,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互相体谅。
最终,在法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协议:康某体谅唐某难处自愿让步,唐某当庭支付康某各项损失2000元。调解结束后,两位老人握手言和,一起可能激化的矛盾就此圆满化解。
“感谢法官到村里解决问题,以后骑车一定注意安全,不能伤了自己和别人。”唐某庭审后深有感触。邓成燕则表示:“巡回法庭走出审判庭,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能接受的方式化解矛盾,就是要让大家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此次巡回法庭调解活动是印江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该院构建“一庭两所一中心”互联互通机制,将巡回法庭作为司法服务前沿阵地,既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又开展现场普法,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切实打通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