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国内
第05版:国际
第06版:时评
第07版:平安贵阳
第08版:消防周刊
标题导航
以法为盾 护“未”成长
百余名地质灾害防治科普宣讲员同堂参加培训
探访66年无案村的和谐密码
图说新闻
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定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里县法院打造“龙法护航”未成年人保护司法品牌——
以法为盾 护“未”成长
■记者 罗翔
“这次培训会让我收获很多,也解决了我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一些困惑。”5月15日,在龙里县校家社协同育人基地家长培训会上,参与培训的家长深有感触地说,龙里县人民法院开展这样的培训很好,让很多家长在如何更好关注孩子心理成长、如何构建良好亲子关系等方面深受启发。
近年来,龙里县人民法院以精心打造“龙法护航”未成年人保护司法品牌为抓手,建立“法治副校长+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审判团队”双轨机制:一方面组建未成年人保护专门合议庭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以“法治副校长”为纽带,联合教育、妇联等部门打造“庭校共建”平台,通过模拟法庭、红领巾广播站、家长课堂等形式开展常态化普法,用司法的温度温暖着每一颗稚嫩的心灵。
专业化审判 筑牢司法保护屏障
“专业的审判是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基石,每一个案件的背后都连着一个孩子的未来、一个家庭的期盼。”在龙里县人民法院未成年人保护专门合议庭,法官深有感触地说。该院精心设立了涉未成年人案件专业合议庭,挑选那些法律功底扎实、怀揣着对孩子的赤诚爱心与无限耐心的法官组成审判团队,让每一起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案件都能得到最贴心、最精准的审理。
“法官,我知道错了,请法庭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好好改正。”2024年1月,龙里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涉未成年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案件庭审过程中,未成年被告人小徐在法庭忏悔道。
在办理该起未成年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案件过程中,承办法官详细调查了解了小徐的成长背景、家庭环境等具体情况,了解到小徐正值青春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法治观念淡薄。因其监护人忙于生计,疏于管教和引导,其长期在外,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最终导致其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这个案件的办理过程中,我们全面地了解了这名未成年被告人的具体情况,结合其行为、心理等分析,综合案件事实,依照法律规定作出缓刑的判决。目的也是为了帮助他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重回人生正轨。”承办法官张莲莲说。
家庭教育指导 修复亲子关系
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陪伴与教育是孩子成长最珍贵的养分。可总有一些家庭,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让这份养分变得稀薄。龙里县人民法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用《家庭教育指导令》的刚性约束,用家庭教育讲座的温情引导,一点点修复亲子间的裂痕,让爱重新在家庭里流淌。
5月15日,龙里县人民法院未成年人保护专门合议庭审判员刘红云以“做好孩子的领航人”为题,结合该县涉未成年人案件中的真实案例,深入剖析家庭教育缺失与青少年行为偏差的关联性。通过“结交不良社会关系受害案”“校园欺凌事件”等典型案例,揭示家长监护失职的法律后果,明确《家庭教育促进法》第49条规定的强制家庭教育指导义务,进一步强调家长在预防青少年犯罪、心理健康干预等方面的法律责任。
“以‘指导令’为切入点,以‘协同育人基地’为平台,持续探索家庭教育指导的‘龙里模式’,通过‘指导令+回访+惩戒’的组合拳破解家庭教育‘软约束’难题;联动整合法官、教师、社工三方力量,实现法律指导与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一个家庭的成长之路。”刘红云说。
院校携手 播撒法治种子
孩子们对世界的认知,往往始于一次次生动的体验。龙里县人民法院法官深知,要让法治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不能只靠生硬的说教。于是,他们与辖区内的学校手拉手、心连心,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让法律知识走进校园、走进孩子心田。
法院精心挑选了10余名优秀法官担任辖区内中小学的法治副校长,他们就像孩子们的“法治大朋友”,定期到学校开展法治讲座、模拟法庭等活动。
在一次法治讲座上,法治副校长讲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时,特意提起一个真实案例:“那个被欺负的孩子,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上学,多让人心疼啊。”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眼神里满是对受害者的同情,对欺凌者的愤慨。讲座结束后,有孩子小声说:“以后我不会欺负同学,看到别人被欺负,我也要站出来。”
“少年模拟法庭”是法院与学校合作的特色活动之一。今年以来,在龙里县人民法院的积极引导下,在各种普法宣传活动中,同学们分别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被告人等角色,模拟审理校园欺凌、盗窃等案件。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更深刻理解了法律的意义。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说:“通过扮演法官,我知道了法律是公平公正的,以后我要自觉遵守法律,也要用法律保护自己。”
此外,法院还与学校共同邀请学生们到法院参观,让他们近距离了解法院的工作环境和审判流程。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有机会走进法院,触摸法徽的庄严,感受法庭的神圣。这些点点滴滴的努力,就像春雨般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让法治意识在他们心中慢慢生长、开花结果。
创新普法 拓宽保护渠道
互联网时代,孩子们的世界越来越大,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龙里县人民法院想着法子要跟上孩子们的脚步,让法律保护不缺席每一个角落。他们创新普法方式,让冰冷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有趣,让线上普法如影随形,守护孩子们的网络安全。
龙里县人民法院用“互动式”“零距离”的活动方式和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文化形式将法治文化融合进未成年人生活学习中,让未成年人成为普法宣传员,扎实推动民族地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落到实处,形成以未成年人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带动家庭成员学法守法用法的蔚然之风,促进民族地区法治建设。
不久前,龙里县人民法院少年模拟法庭走进湾滩河镇羊场中学。以“沉浸式”庭审体验+“互动式”山歌普法的方式,让同学们在庭审中学法,在山歌中懂法。悠扬婉转的歌声飘扬在校园上空,法律知识也飘进同学们的心里。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着细水长流的温暖。每一项举措的背后,是法官们对孩子未来的深深牵挂;每一个案例的转变,都凝聚着司法人员的心血与付出,这是司法为民最生动的体现。”龙里县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延伸司法服务,推动建立乡村儿童异常情况预警机制,重点加强对留守未成年人、困境未成年人的关爱帮扶,通过司法建议督促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形成“家庭+学校+司法+社会”四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带着这份爱与责任,探索更多守护孩子的方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无忧无虑地成长,绽放出最灿烂的光彩。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