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国内
第05版:国际
第06版:理论
第07版:人大周刊
第08版:人大周刊
标题导航
凝心聚力共绘未成年人保护“同心圆”
图说新闻
贵州12348热线6年服务153万人次
我省明确多项住宿行业价格禁止行为
全省法院刑事审判实务培训班成功举办
“心灵·微光”心理志愿服务队:守护心灵之光 共筑成长之路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灵·微光”心理志愿服务队:守护心灵之光 共筑成长之路
“啊!我的胳膊被卡住了!”
“快,你从这里穿过来!”
“同学们,现在‘结’被解开了,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过程和感受吧。”
遵义市红花岗区第五小学的心理辅导室里,同学们在遵义监狱民警的组织下,正专注地参与团辅游戏,分享着各自的故事。由遵义监狱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组成的“心灵·微光”心理志愿服务队,带着精心设计的课程及团辅游戏,为同学们开启面对挫折、探索内心的温暖旅程……
校园之间 播种向阳生长的力量
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多样化趋势,“心灵·微光”团队走进校园,用专业力量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心灵·微光”围绕拒绝校园暴力、生命教育、情绪调适等主题,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开发专题课程——在小学,通过动画短片、趣味游戏引导同学们自我探索;在中学,定制案例演绎、互动问答强化同学们的防护意识;在高校,聚焦职业规划与成长焦虑,运用专题讲座、情景模拟助力毕业生明确方向。
过去一年,“心灵·微光”累计为本地9所中小学及高校开展讲座15场,实施团体辅导10次,覆盖师生1.2万余人次。通过系统化服务,团队持续为青少年成长注入积极能量,助力营造健康阳光的校园氛围。
特殊角落 织就社会温情的守护网
“英语我怎么学也学不好,这次考试才考了70分……”
“你为英语付出了很多努力,但70分让你感到失望,如果给现在的‘挫败感’打分,0-10分你会标在哪个位置?”
某福利院的小房间里,初一学生小刘正向心理咨询师倾诉烦恼。
团队将心理帮扶延伸至需要被关爱的角落,铺开关怀网络。
针对福利院孤独症、注意力缺失儿童,通过团体辅导、“一对一”干预帮助建立基础社交能力;在对口帮扶偏远山区及社区,为留守未成年人设计抗逆力课程,通过认知重构、目标激励增强学习内驱力,同步指导监护人家庭教育,阻断心理贫困代际传递;对罪犯事实无人抚养的未成年子女,定期入户心理疏导并引导家庭功能重建;针对刑满释放人员,联合社会力量构建“心理疏导+技能培训+就业推介+刑释回访”帮扶体系,有效促进刑释人员就业问题解决。
过去一年,“心灵·微光”团队深入特殊群体,开展心理讲座2堂,实施团体心理辅导3场,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20余人次,走访罪犯子女家庭7户,回访刑释人员50余人,以系统化心理干预策略织就社会温情守护网,为基层治理注入温暖坚实的精神支撑。
高墙之内 重塑新生的心灵灯塔
“跨过这条河,对岸就是我的家,所以我要在这条河上搭一座桥……”
在遵义监狱的沙盘治疗室里,一名服刑罪犯正用细沙重塑着记忆中的家,他低垂的目光里,掩不住的懊悔。
在监狱教育改造工作中,心理矫治承担着矫正罪犯心理偏差、驱散内心阴霾、重塑健康人格的重要使命。
“心灵·微光”团队依托“入监—中期—出监”全周期评估体系,建立起动态心理健康监测网络。通过定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运用心理情景剧、角色扮演、空椅子技术等方式开展团体辅导,借助情绪宣泄室、VR调适系统,有效疏导罪犯情绪,逐步纠正偏执认知,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升改造适应能力,为维护监狱改造秩序提供专业保障。
过去一年,“心灵·微光”累计完成罪犯心理评估2500余人次,设计心理课程20余套,实施主题团体辅导3200余人次,成功矫治极端心理罪犯9名,以科学精准的干预策略,为监狱教育改造提供专业支持,护航监管安全稳定。
(贵州监狱供稿)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