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我省17起防汛成功避险案例获应急管理部肯定
  本报讯(记者 黄军)入汛以来,贵州遭遇多次强降水天气,各地通过强化预警叫应机制、提前转移群众,成功化解多起灾害风险。近日,毕节市、黔东南州、六盘水市、遵义市的17起避险案例,被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火灾综合防治司作为典型案例通报表扬,其预警叫应、巡查处置等经验获全国肯定。
  这些案例中,基层巡查员成为“第一道防线”。7月3日,毕节市大方县长石镇杨柳社区巡查员唐志维听到岩石滚动异响后,5分钟内上报险情,25分钟内协助转移92名群众,随后发生的岩体崩塌未造成人员伤亡。毕节市威宁自治县黑石头镇观音岩村组长朱兴柱发现山体开裂后,40分钟内完成5人转移,避免滑坡导致的伤亡。“预警—叫应—处置”闭环机制成效显著。黔东南州雷山县将防汛应急响应升级后,通过三级叫应体系推动永乐镇排查隐患,提前转移18户41人;六盘水市水城区化乐镇接到群众报警后,30分钟内转移72人,包括一名瘫痪人员。从预警发布到群众转移,最快仅用40分钟。
  应急管理部指出,这些案例展现了贵州干群协同的高效处置能力。从基层巡查员及时上报到乡镇快速响应,从部门联动到群众配合,形成了“早发现、早报告、早转移”的完整链条。目前,贵州已将这些案例的经验纳入防汛工作规范,为后续防灾减灾提供实践参考。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