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秋射制度杂试考
  ■ 聂丹
  北方的匈奴是汉王朝的心腹之患,他们常年骚扰汉王朝的西北边土。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汉王朝急需提高自己的军事实力。居延地区是汉代边塞防御的中心地带。汉王朝需要提高军事实力。“秋射”这一重要的弩射人才选拔制度,就成了西北边塞最隆重的军事活动。
  一、秋射基本制度
  “秋射”,是西北边塞对候长、士吏、隧长弩射能力考核的军事活动。在汉代,“秋射”仅在西北边塞举办,故这个词在汉代传世文献没有出现。“秋射”在西北边塞是一个隆重盛大的活动,由太守府颁发《功令第卌五》到都尉府,都尉府落实指导,候官的主官领导候或者令史负责具体的秋射工作,他们召集士吏、候长、隧长如期到候官参加考核。
  目前可见的很多秋射简,就是候官的主官领导对候长、士吏、隧长秋射情况的记录,秋射考核在简文中明确的项目只有“发矢十二”这一项。这些简文明确记录了秋射“发矢十二”的具体内容,如“居延甲渠逆胡隧长公乘王毋何,五凤元年秋以令射,发矢十二,中□六。”(312.9)本简是甲渠候官的主官领导对逆胡隧长王毋何秋射情况的记录:王毋何根据功令要求参加秋射,共射发矢十二,射中靶子六矢。
  “秋射”活动目标明确,通过弩射能力的考核,既能选拔优秀的弩射人才,也能让候长等戍吏刻苦训练,提升弩射能力,从而提高汉王朝的战斗力。其目标清楚,考核的项目意图明确。
   二、前人对杂试的认识
  秋射的内容,有的研究者认为有两部分:射和杂试。薛英群说:“对低级官吏还要进行杂试,所谓杂试包括瞭望测试、信号辨别、《品约》熟悉程度、刀剑骑技等”。这个观点影响不小,魏巍也继承了这个观点:“杂试项目则包括:了望测试、信号辨别、《品约》的熟悉程度以及刀剑骑技等。”刘丽琴也说:“比赛内容:射及其它如瞭望测试、信号辨别、《品约》熟悉程度、刀剑骑技等军事技术比赛。”
  薛英群、魏巍说的“杂试”,刘丽琴改成“其他”,实际上,两者内容完全一样。他们都认为“秋射”考核的内容有射和杂试(或其他)两部分。并且认为“杂试”就是考核“瞭望测试、信号辨别、《品约》的熟悉程度以及刀剑骑技等”。
  三、我们对杂试的理解
  在秋射简中的确有3例简文提及“杂试”,简文内容相差不大,我们略举一例如下:
  五凤二年九月庚辰朔己酉,甲渠候汉强敢言之。府书曰:候长、士吏、蓬隧长以令秋射,署功劳,长吏杂试,枲[缠]封移都尉府。谨移第四隧长奴□□□□□□□敢言之。(6.5)
  这枚简是甲渠候汉强向都尉府上报第四隧长奴□的秋射情况,并附上太守府下达的《府书》。《府书》要求完成两件事:(1)对候长、士吏、蓬隧长,要以令秋射,署功劳。(2)对长吏,要杂试并枲[缠]封移都尉府。
  1.候长、士吏、蓬隧长以令秋射,署功劳
  是候长、士吏、蓬隧依令秋射,所得的秋射成绩登记在册并注明赐劳情况。具体内容就是候官的主官领导按照太守府颁发的《功令第卌五》,召集候长、士吏、蓬隧长进行秋射考核,候长等“发矢十二”,如果中靶达到六矢以上,成绩合格,可以获得赐劳,每超过一矢賜勞十五日。候把秋射成绩登记在册,并注明赐劳情况。
  2.长吏杂试,枲[缠]封移都尉府
  长吏主持秋射考核的工作,并把登记秋射成绩的爰书用麻线缠束密封移交到都尉府。长吏,是针对候长、士吏、蓬隧长而言的甲渠候官的主官领导,即甲渠候或甲渠令史。“杂”有“参与”义,如《急就篇》卷四:“亭长游徼共杂诊。”颜师古注:“杂,参也。”“杂试”就是参与考试。由长吏参与秋射考核,即由甲渠候或甲渠令史参与候长、士吏、蓬隧长的秋射活动,就是让长吏主持他们的秋射活动。枲[缠]封移都尉府。枲就是麻线,甲渠候或甲渠令史用枲麻缠束密封秋射成绩登记册,上报都尉府。
  “杂试”中的“杂”是参与,“试”是对“以令射”中“射”的考核。“杂试”是参与秋射的考核工作,即依据《功令第卌五》的要求,候官参与低级戍吏候长、士吏、隧长的秋射考核工作。他们以担任主考官的形式参与考核工作,组织完成秋射考核活动,并把秋射成绩上报都尉府。“杂试”不是瞭望测试、信号辨别、《品约》熟悉程度、刀剑骑技等项目,这些项目在秋射简中从未提及。
  (作者聂丹系贵州财经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本文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出土衣装简牍汇辑校注》(编号:20XYY021)的资助。)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