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现场。 ■通讯员 唐俊
7月的贵州安顺,黄果树瀑布正以磅礴之势奔涌而下,当游客们在黄果树瀑布前惊叹大自然的壮美与磅礴时,一群来自安顺消防的“急流勇士”正悄然在瀑布下游的激流险滩中“劈波斩浪”——31名消防员顶着湍急水流开展了一场淬炼水域救援硬功的实战化训练。
天然训练场景 练就过硬本领
轰鸣的水流声激荡河谷,湍急的浪花拍打岩壁。不同于人工泳池或标准化训练场,激流、礁石、瀑布、沸腾线、翻滚流、漩涡流、拱桥……黄果树天然河道里的一切都“未加修饰”。安顺消防水域救援及IRB橡皮艇驾驶技术集训班选择在丰水期的黄果树流域开展,既扎根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又服务于“实战化救援”的核心目标,每一处细节都暗藏对真实险情的模拟与应对。
在确保训练安全基础上,安顺消防致力从复杂水域环境辨识、救援安全评估管控、个人技术训练基础夯实、团队技术训练紧密协同、舟艇技术训练娴熟掌握等5个维度,全方位多层次、从严从难磨砺队伍。
凛冽水流冲击 打磨救援尖兵
水域救援作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具有突发性强、技术要求高、救援难度大的特点。而在黄果树流域训练,“不可控”本身就是训练的一部分。瀑布下游河道既有因落差形成的湍急激流,也有回水湾形成的隐蔽漩涡,飞溅的水雾会突然模糊视线,甚至会因降雨量大突然出现水位暴涨,完美复刻“突发洪水”场景。
为确保训练效果,此次演练坚持“救援怎么救,训练就怎么练”的原则,科学设置训练课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系统开展翻舟自救、活饵救援、横渡救援、IRB逆向独礁救援、桥降救援等5大类、36个科目专业化训练。
在最严苛的“天然训练场”上,橡皮艇像离弦之箭劈开浪花,在起伏不定、暗流涌动的复杂河道中疾驰穿梭,在水面划出钢铁弧线。消防员们紧握操纵杆,将“翻舟自救”“编队行进”“O型救援”等实战课目融入滔滔河水中。惊险的翻舟自救训练中,舟艇在湍流中轰然倾覆,学员们瞬间落水,却毫不慌乱,水下密切协作,奋力顶推、攀爬,仅用十几秒便合力将沉重舟艇重新翻转复位。“右手平举,左手护脸,身体呈水平姿态跃入水中……”消防队员们迎着浪头纵身跃入,以无畏姿态凌空横越咆哮的激流,红色救生衣在浑浊的激流中划出醒目的弧线。浪尖上,消防员用身体丈量湍流深度,激流中以战术破解水域困局,将舟艇化作守护生命的诺亚方舟。
在这场与风浪搏击的实战化训练中,参训人员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们的舟艇,永远朝向险情方向!”
挑战体能极限 筑牢生命防线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烈日炙烤下,被激流反复打湿的厚水域救援服紧贴身躯,高强度动作间汗珠滚落。从培训开始,每一个参训学员都没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大家紧弓满弦、激情满怀,每一次绳索精准抛投,每一次逆流而上,每一次对“被困人员”的稳妥转移,都是对体能极限的挑战,更是对专业救援技能与团队协作精神的千锤百炼。他们皮肤晒得通红,眼神却愈发坚毅——这身本领,为的就是在真实险情中抢回分秒生机。
轰鸣的瀑布与奔腾的激流,见证了他们守护生命的决心与力量。此次在黄果树瀑布流域的实战化训练,有效淬炼了安顺消防水域救援队伍在“急、难、险、重”任务下的快速反应与高效处置能力。经过13天高难度、大强度的摔打磨砺,31名参训消防员切实从学懂向练精迈步,从“门外汉”向“内行人”转变,为水域救援实战做足万全准备。
未来,他们将继续保持训练热情,不断提升救援能力,时刻准备着迎接新的挑战,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