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龙里县法院:让法治精神融入村规民约
  ■通讯员 唐璐琦 记者 罗翔
  走进龙里县洗马镇金溪村,村口“无讼村”的牌匾映入眼帘,村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处处展现着推行村规民约带来的可喜变化。据当地村民介绍说,自龙里县人民法院将该村打造为“无讼村”以来,金溪村推动村规民约在促进乡风文明、破除陈规陋习上发力见效,不仅呈现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文明新风尚,而且村民扯皮的事少了,大家心往一处想,一心一意谋发展。
  近年来,龙里县人民法院以“无讼村”创建为抓手,探索“自治+法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路径。通过指导村规民约规范化建设,构建乡村诚信体系新格局,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推动多个行政村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成讼”的治理目标,成功探索出一条法治引领、自治夯基、德治润心的“无讼村”创建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和谐动能。
  联动创建治理网络
  “法官,村里面对我这个罚款我是不服的!你来给我评评理,他们有什么权力来罚我的款?”2019年,龙里县人民法院洗马人民法庭在金溪村开展法治宣传进乡村活动时,一位村民现场向法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针对村民反映的问题,法官现场进行了询问,了解到村里以“罚款50-1000元”不等来惩戒村民私自下河钓鱼、纠纷私斗等,而就是这样一份“村规民约”成了激化村民与村集体之间矛盾的“导火索”。
  “金溪村的事情发生以后,我们着手走访辖区内的其他村寨,发现村里自行拟定的这些条款虽体现传统治理惯性,但普遍存在法律依据不足、条款粗放等情况,惩戒措施过度依赖经济处罚,忽视教育引导,部分条款侵犯村民合法权益,其约定内容与《民法典》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相悖,处理不当甚至会引发群体性诉讼。”龙里县人民法院洗马人民法庭负责人说。
  考虑到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重要载体,洗马人民法庭着手联动相关部门在金溪村进行试点,以指导规范村规民约制定为纽带,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结合“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机制,进而推动创建“自治消解矛盾、法治规范流程、德治引领风尚”的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网络。
   修订完善村规民约
  龙里县人民法院洗马人民法庭积极联动洗马镇党委、政府,形成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法院指导、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确立“法治体检——精准校正——体系重构”三步走策略,对金溪村村规民约开展合法性审查,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治理工单”,打造“三性统一”的村规民约2.0版。
  如村规民约中原来规定“村民私自下河钓鱼罚款50-1000元”这一条经审查后,指导修改为“村民若违反村规民约私自下河钓鱼者需缴纳违约金50-200元”。这样一来,既突出了村规民约的约束力,也能让村民积极履行契约精神,推动村级诚信体系构建,同时也有效保护了各方的合法权益。
  在村规民约重建过程中,洗马人民法庭充分考虑村民自治的主导性和规则约束力,从党的领导、村民日常行为规范、维护公共秩序、村民的基本权益、群众纠纷调处、引导移风易俗、违约责任等方面,指导金溪村重新拟定和制定新的村规民约,让村民的日常行为规范更加具体、细化地落实到其中。
  同时,指导村(居)委会按照《村民自治法》规定的程序,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及村规民约审议会,以群众集体的意志将违约责任固定下来,使村规民约从制定程序到内容均合法化,让其成为村寨合法的“集体契约”,达到“规则由群众制定、纠纷由群众调解”的目标,确保治理可持续,进而有效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
  “这个村规民约是我们大家共同制定的,大家必须共同遵守。现在像村民之间的一些邻里纠纷,他们都会想到先去找联户长或寨老帮忙协调处理,小矛盾基本都可以及时化解。”金溪村村支书说。
  金溪村新的村规民约颁布实施以来,村民对村规民约认可度达100%。村民根据村规民约内容,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持续深化移风易俗,依法依规行事,金溪村已持续5年无成讼案件,成为新时代“无讼村”创建的典范。
  提升村民自治能力
  “法庭法官既要当好村规民约制定的‘法治顾问’,也要严守‘村民事务村民定’的边界。”为了进一步提升村民自治能力,龙里县人民法院洗马人民法庭、湾滩河人民法庭以人民调解员培训、法治宣传进村寨、巡回审理进乡村等方式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同时,龙里县人民法院联动相关部门共同培养一批“法律明白人”,为村民自治提供源源不断的法治力量。
  “通过指导村民制定村规民约,规范群众言行举止,移风易俗,从‘法理’和‘情理’妥善化解当事人纠纷,积极引导群众在每一起纠纷中探寻法与情的平衡点,推动纠纷实质性化解。”
  金溪村的成功试点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这一经验做法在龙里县部分村寨得到推广落地。2019年以来,龙里县人民法院洗马人民法庭、湾滩河人民法庭指导辖区内10余个村寨修订村规民约10余份,指导的村寨诉讼案件下降32.5%,5个行政村实现“零成讼”。龙里县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让更多村庄绽放“无讼之花”。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