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辖区20年命案“零发生”
——道真自治县公安局平模派出所的平安“密码”
  ■通讯员 何成龙 记者 姚强
  道真自治县公安局平模派出所是1992年成立的,是一个仅有6名民警辅警的基层派出所,其辖区有1.6万户籍人口,地处贵渝两省(市)三县八乡镇交界,G243国道穿境而过,治安形势复杂,但辖区却实现连续20年命案“零发生”。
  这个派出所的平安“密码”是什么?
  “依托‘三级联动、三色预警、三推促防、三心服务’四项机制筑牢命案防控屏障。”平模派出所所长樊正礼给出了答案。该所秉持“命案可防可控”理念,以“以防为主、以防为先”为思路,深耕“八大警务”,持续降警情、控发案、除隐患。2024年,该所因命案防控成效突出,获省公安厅集体二等功。
  “三级联动”筑牢安全屏障
  “防止命案发生需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平模派出所教导员张文钢表示。
  该所践行“派出所主防”思路,以“防治”为核心,构建“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命案防控格局,成立由平模镇党委书记牵头的工作领导小组,三年召开专题会议15次,针对性解决难点问题。
  推进“平安黔哨”智能安防建设,在人员密集区、事故易发路段等重点区域部署设备,实现治安动态智能化管理;常态化检查旅馆、物流等场所,近三年开展行业检查超1000次,整改治安隐患200余处。组建警民联合巡逻队,强化重点区域巡防及可疑人员盘查,及时打击违法犯罪。
  构建“镇村组”三级联动机制,建立“四个清单”(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人员、重大矛盾),整合社区民警、网格员、村居干部等力量收集社情隐患,依托“贵警110”平台联动协作,每周与周边派出所信息共享,形成立体化防控网络。
  “三色预警”稳控方向盘
  平模派出所民警房宪升介绍,该所推行“红、黄、蓝”三色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分类化解风险隐患,从源头筑牢命案防控防线。
  2024年3月,村民冯某与郑某因土地纠纷发生肢体冲突,事件触发“蓝色预警”(一般纠纷),民警通过释法说理促成双方和解。蓝色预警针对激化可能性低的民事、治安纠纷,化解后同步建立台账留存。
  黄色预警聚焦性格偏执、大龄单身、长期酗酒等风险群体的矛盾,平模派出所联合多部门第一时间介入,限期消除隐患并动态跟踪,防止升级为红色风险。
  红色预警针对婚外情、家暴、极端暴力倾向等高风险警情,即时联动综治、社区(村委)力量快速处置,最大限度降低危害。
  目前,三色预警机制正规范化推进,通过精准分类、分级处置,实现矛盾纠纷“发现—介入—化解—跟踪”闭环管理。
  “三推促防”构建新格局
  “在推进派出所主防建设中,该所推警务前移、推防控前移,推服务前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平模派出所辅警邓朝位说。
  2024年2月,辖区邓某因出售银行卡涉“两卡”犯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该所14条涉卡线索全部核查结案,惩处13人,形成“拒卡防诈”警示效应;8月,快速侦破两起盗狗案,抓获流窜作案的唐氏兄弟,以“小案快破”守护民生利益;10月,依法处理两起林地纠纷引发的肢体冲突,纠正群众“小打小闹不违法”的认知偏差,强化群众对法律的敬畏。
  该所秉持“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化解前”理念,每日分析警情锁定“堵点、疑点、难点”,组织民警入户走访3000余户、5000余人次,主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56起,实现“矛盾不出户、风险早消除”,近三年妥善处置38家单位及3处隐患,筑牢基层防控网。
  “三心服务”提升满意度
  平模派出所以“贴心、热心、细心”为服务准则,打造“三心工程”,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
  贴心办“急难”,优化户籍业务流程,推行“一次成、立马办”。浙江返乡的黄先生因下班时间抵达派出所,樊正礼加班为其办理业务,省去往返奔波之苦,获群众点赞“省时又暖心”。
  热心解“愁盼”,将群众利益置顶。冯女士手机遗失后,民警全力寻回,保住重要信息与存款,她感慨:“警察尽心尽力,安全感十足。”
  细心护“平安”,常态化开展“进村寨、社区、学校、企业”四进宣传。依托坝坝会、警民议事会普及防诈、防火、防溺水等知识;赶集日重点区域徒步巡逻,提醒群众看护财物。冯大娘称“天天见警,宣传到位,住得安心”。
  二十载坚守初心,民警更迭而为民情怀不变。辖区连续20年零命案的背后,是一代代民警用脚步丈量责任,以实干诠释“人民公安为人民”,赢得群众信任与赞誉。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