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基层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国内
第05版:理论
第06版:平安贵阳
第07版:平安贵阳
第08版:消防
标题导航
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图说新闻
姚志洪:警徽闪耀苗乡 书写平安故事
贵阳双龙公安破获特大盗窃电缆案
醉酒袭警终获刑 法律威严不容犯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姚志洪:警徽闪耀苗乡 书写平安故事
■记者 付先锐
在贵阳东南端的高坡苗族乡,连绵青山间,蜿蜒的石板路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这里,是红军长征途经的红色土地,也是新时代基层治理的鲜活样本。而在这片充满民族风情的土地上,一枚闪耀的警徽格外引人注目……贵阳市公安局花溪分局高坡派出所所长姚志洪以创新、坚守与温情,书写着平安苗乡动人故事,成为群众心中最坚实的依靠。
青春赛道上的“急刹车”
那是一个闷热的夏日午后,高坡乡的公路上热浪翻滚。突然,一阵刺耳的轰鸣声打破了山间的宁静,一辆踏板摩托车风驰电掣般驶来,车手得意地表演着“翘头”炫技,飞溅的石子让路边的行人纷纷躲避。
这样的场景,在曾经的高坡乡屡见不鲜。飙车的少年们为了追求刺激,在公路上横冲直撞,每年都有因飙车引发的死亡事故发生,这让姚志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等一下!”随着一声洪亮的喝止,姚志洪迅速拦下了那辆摩托车。他深知,简单的处罚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他带领派出所开启了一场“柔性治理”行动。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近百辆摩托车被暂扣。每一次暂扣,他都要求监护人带着孩子到派出所接受安全教育。记得有个叫阿强的少年,是飙车队伍里的“常客”。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爷爷奶奶对他疏于管教。阿强的摩托车被暂扣后,姚志洪没有急于训斥,而是和他聊起了梦想、未来,以及飙车的危害。同时,他还联系阿强的父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他们多关心孩子。
渐渐地,阿强眼中的叛逆与迷茫被理解和醒悟取代。如今,高坡乡未成年人飙车死亡事故实现清零,曾经的“狂飙少年”们,在姚志洪的努力下,终于踩下了青春赛道上的“急刹车”。
警界“多面手”的成长之路
高坡乡海拔1500米,地势复杂,曾是治安“洼地”。姚志洪从小在苗乡长大,目睹过乡亲们因治安问题而遭受的困扰,自那时起,“走出大山护平安”的志向便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从警校毕业后,姚志洪回到家乡,踏上了守护这片土地的征程。不同于以往对体能的单一强调,姚志洪深知,新时代的警务工作需要综合能力。他带领团队深入研究辖区犯罪特点,利用大数据分析高坡乡的治安规律。
在办公室里,常常能看到他和同事们围在电脑前分析数据,讨论布防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2021年至2024年,辖区刑事发案率下降68%,电信诈骗实现零发案。他主导建立的“寨老调解团+网格警”模式更是一大创举。寨老们在苗乡有着极高的威望,熟悉乡规民约和邻里纠纷的来龙去脉;网格警则负责日常巡逻和法律宣传。两者结合,让许多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就得到解决。这一模式被写入《贵阳市基层治理蓝皮书》,成为基层警务创新的典范。
翻开姚志洪的工作日志,这是一本充满温度的“民生账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群众的大事小情:哪家屋顶漏雨,哪个孩子学费没着落,哪里需要反诈宣传……每天,他都穿梭在高坡的21个村寨之间,石板路磨破了27双胶鞋,平均每天要走3万步。
在调解纠纷时,姚志洪展现出独特的智慧和耐心。一次,两位苗族兄弟因宅基地纠纷大打出手,关系剑拔弩张。姚志洪没有简单地进行调解,而是白天帮着他们搬砖砌墙,在劳作中拉近彼此的距离;晚上,他与两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讲起《苗族古歌》里邻里和睦的故事。在温暖的火光和悠扬的歌声中,两家人的心结渐渐解开;看到留守老人编箩筐谋生,姚志洪二话不说,蹲在竹篾堆里跟着老人学手艺。笨拙的动作惹得老人哈哈大笑,可他毫不在意。学会后,他亲手编的箩筐还被当作特色纪念品送给游客,帮助老人打开了销路。他用这些点滴行动,成为群众心中任劳任怨的“老黄牛”,也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
铁腕与柔情的交响
“姚所这人,一半是铁,一半是棉。”同事们这样评价姚志洪。发现当地某小学保安未配防刺背心,他当场开出罚单,而后却自掏3000元购置装备;面对违法犯罪行为,他绝不姑息,在赶集日组建便衣巡逻队,严厉打击使用假钱诈骗老人、抢劫、斗殴等行为,守护着群众的财产与安全。
一天深夜,派出所的厨房亮起灯光,姚志洪亲自为啃冷馒头的民警做“宵夜”;得知同事母亲住院费不够,他悄悄垫付;辅警孩子入学遇到困难,他多方奔走帮忙联系。在他的带领下,高坡派出所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对待群众,他更是刚柔并济。当地村民杨某因遭遇网络诈骗,情绪低落,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姚志洪得知后,一次次耐心倾听杨某的诉求,多方协调,最终帮杨某找回了被骗钱财。杨某感激涕零,紧紧握住姚志洪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在高坡派出所荣誉室内,全国公安英模退休民警杨家发的荣誉证书格外醒目。姚志洪一直以杨家发为榜样,他深知,守护苗乡的责任,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于是,他组织民警开展“双语夜校”,邀请寨老教唱苗族古歌、讲解婚丧习俗。如今,全所民警都能听懂日常苗语,一句亲切的苗语“蒙纠”(意为“朋友”),就能瞬间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从杨家发手中接过守护苗乡的“接力棒”,姚志洪不仅传承了为民初心,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实现突破。21年的光阴,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入警誓言,让苗乡群众的安全感从贵阳市倒数跃居前三。正如高坡乡民编的山歌所唱:“青山不老警魂在,苗寨常暖姚所来。”姚志洪,这位苗乡守护者,正用自己的多面人生,继续书写着苗乡平安幸福的新篇章,让警徽在苗乡的青山间永远闪耀。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