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新桥街道办事处“五看三宣管两端”工作法——
从源头推进未成年人保护
  ■ 记者 黄祖祥
  “你们就像是我的亲人一样,不仅帮我管教孩子,还帮我们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让我们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近日,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新桥街道妇联专职副主席何丽娟来到帮扶对象常某家走访时,常某的父亲激动地说道。
  常某今年11岁,其母亲在8年前外出后至今未归,且杳无音信。其父亲无工作,爷爷奶奶未与常某父女共同居住和生活。常某一家如今的变化,是大新桥街道办事处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大新桥街道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未成年人“六大保护”体系,聚焦“五降四严防”工作目标,按照“三级书记”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要求,认真落实“十四项工作机制”,根据“抓两头,控中间”的工作思路,采取“五看三宣管两端”工作方法,同步落实“七个一批”管控措施,推动“两端”人员治理,从源头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五看三宣管两端” 精准识别保护及服务管理对象
  大新桥街道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西北部,距离市区1.5公里,辖6个社区35个居民组,常住人口12898人,未成年人5203人。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需要精细化,将识别出的‘两端’(易受侵害端、易侵害端)人员纳入重点保护管理对象,按照一人一策、一人一档,精准落实管控措施,就能全面实行闭环管理。”大新桥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彭义说。
  工作中,该街道不断探索创新,总结出了未成年人保护“五看三宣管两端”工作方法,即:查看未成年人家庭生活是否有保障、未成年人身心是否健康、未成年人居住环境是否安全、未成年人行为有无异常、家长监护履职是否到位;宣传法律法规政策、日常安全常识、家风家教知识;抓好易受侵害端和易侵害端人员管理。
  工作中,该街道组织干部职工、社区干部,整合辖区派出所、司法所、学校等单位,通过进村入户大排查、大走访、大研判,采取“望、问、访”方式识别辖区需要纳入服务管理重点人员,摸清“两端”人员底数。其中,该街道重点对重组家庭、离异家庭、单亲家庭、继父监护女童、男性单独监护女童等特殊家庭进行排查,通过逐人分析、逐人研判、逐人筛查,对纳入的重点人群,明确由一名科级领导组成的“五帮一”工作专班,按照一人一策、一人一档,精准落实管控措施,全面实行闭环服务管理。
  “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我们中心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该街道综治中心负责人张浩介绍说,每周的工作例会,综治中心把重点人员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研判,同时施行分类施策、动态管理。
  “摸清了‘两端’人员的底数和情况,我们再采取一系列服务管理措施,从源头上防控涉未成年人案件发生。”彭义说。
  “七个一批”管控措施 综合施策管理“两端”人员
  “经过教育训诫,我们夫妻俩认识到要管好、教育好自己孩子的重要性。我特别感谢街道领导的关心,为我在家门口找到了一份工作,不仅有稳定的收入,还有时间管家和照顾孩子,现在我女儿不再像以前那样在外面玩了,每天放学后按时回家,现在很听话懂事。”未成年人聂某的母亲对开展走访的大新桥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主任唐鹏说。
  据唐鹏介绍,聂某是辖区的一名中学生,父母没工作,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其母亲常回老家种地,一去就是一两个月,丢下聂某父女俩在家生活。缺少母亲的管教,聂某瞒着父亲常在外面玩。了解情况后,唐鹏带领工作专班多次到聂某家开展工作,一边是派出所民警对聂某父亲开展训诫,一边是爱心妈妈和聂某谈心交心并对其心理疏导,得知聂某母亲务农长时间不回家后,唐鹏通过多方努力,为聂某母亲介绍了工作。如今聂某一家人和和睦睦,聂某学习努力了,人也懂事了。
  对聂某及父母分别进行心理辅导、关爱救助和推荐就业,是该街道对重点人员落实“七个一批”管控措施的一个缩影。
  “工作中,我们街道对梳理出来的‘两端’人员同步落实‘七个一批’管控措施,即:心理辅导一批、劝返复学一批、推荐就业一批、关爱救助一批、教育训诫一批、场所收管一批、打击处理一批,从源头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大新桥街道办事处政法委员许惇译说。
  “在心理辅导方面,我们关护站配备专职工作人员7名,开展关爱帮扶。同时,按照每人包保不高于8人的要求,配备爱心妈妈45名,负责对疑似心理有困扰的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疏导和关爱抚慰。此外,聘用心理咨询师5名,目前开展心理疏导和关爱抚慰活动9场次,涵盖未成年人共计145人次。从源头加强未成年人管理,防范个人极端事件等情况发生。”该街道未成年人关护站副站长徐丹说,“对于帮扶的孩子,我们先要和他们交朋友,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才能和他们交友、交心。同时,通过走访和加微信的方式与他们互动,让我们第一时间知道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并适时把相关安全知识推送给他们,提醒他们学习一些安全常识。”
  该街道干部职工、社区干部有忙不完的事,其中,针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有劝返复学的,有关爱救助的,有推荐就业的……繁忙的背后,收获了各界的好评。
  “经过你们的关心和帮扶,我的女儿改变太大了,很感谢你们的付出。”
  “在工作人员及爱心妈妈的关心教育下,我家孩子变得勤快和有礼貌了。”
  ……
  “工作累是累,看到孩子们越来越好,并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认可,我们感觉很有成就感。”何丽娟说。
  “干部职工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关爱,是监护缺失的补位。从排查到服务管理,我们形成了一套工作机制,让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顺畅了,从而形成一张强有力的保护网。”彭义说。
  强化综合治理 构建未成年人保护全域防线
  为深入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大新桥街道办事处从上至下尽心尽力。
  工作中,该街道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联合辖区学校认真开展好安全教育课,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监测、干预等机制,加强学生防校园欺凌、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法治安全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全面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集中整治“三无”食品、“黑网吧”、涉“黄赌毒”等问题,全面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此外,强化综合治理,构建全域防线。在社会面清查方面,该街道每周由党政主要领导带队,组织派出所、学校、社区等部门,通过“无人机空中巡+电子监控重点巡+巡逻车全面巡+干部职工徒步巡”立体防控体系,建立“人防、物防、技防”全领域全时段保护网,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巡查巡逻55场次。强化重点领域行风建设,先后组织市场经营业主召开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普法警示会2场次,签订依法经营承诺书100余份,引导市场经营业主遵守行业文明公约和道德准则,加强自我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通过‘面上巡防+行业整治’双轨并进,实现社会环境清朗度明显提升,违规经营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经营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彭义说。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涉未成年人案件可防可控,只要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怀揣一颗爱心,认真按照相关工作方法、工作机制开展工作,就能有收获,当工作取得成效时,大家就有信心,就有干劲。”彭义总结说。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