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基层
第03版:国内
第04版:公益广告
第05版:区域
第06版:交安
第07版:教育周刊
第08版:教育周刊
标题导航
青春启航 知“性”成长
青春与法同行未来无毒绽放
镇宁五小:用足球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
一片丹心铸师魂
黎平县坝寨乡:“三心”育幼苗 守护未成年人成长路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片丹心铸师魂
——记江口县第四小学教师陈继勇
■ 记者 张永霞
在江口县第四小学,总有一个身影令人倍感温暖:他身形敦实,脸上常挂着亲切的笑容;他用三十余载的坚守,在教育的沃土上深耕不辍。他,就是江口县第四小学教师陈继勇——一位将毕生心血倾注于三尺讲台,用赤诚之心诠释教育使命的人民教师。
1988年8月,从铜仁民族师范学校毕业的陈继勇,毅然奔赴江口县民和镇偏远的铁厂小学。简陋的校舍、艰苦的条件,没能动摇他投身教育的初心。此后,他辗转民和镇中心完小、太平镇苗匡小学、双江街道槐丰小学等多所学校任教。1996年,陈继勇调任双江街道兴隆小学,并于2012年挑起校长重担。从青年教师到学校管理者,他始终秉持“哪里需要就去哪里”的信念,在不同岗位上默默奉献,践行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庄严承诺。
初任兴隆小学校长时,学校面临重重困境:活动缺乏音响设备,老师们只能靠嗓门维持秩序;篮球场空荡荡,连基本的篮球架和乒乓球桌都成了奢望。面对难题,陈继勇迎难而上。每个周末,他骑着摩托车四处奔走,为学校筹集物资。为添置篮球架,他多方募捐8000多元。一次,在与水泥老板协商物资事宜返程途中,因道路崎岖不慎摔倒,右手骨折。但他没有向单位报销一分钱医药费,简单休养后,便打着绷带重返讲台,用行动诠释了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在教学一线,陈继勇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与扎实的专业功底。他执教高年级语文、数学等多学科,在太平镇苗匡小学任教时,所带六年级语文成绩夺得全镇第一。他的课堂生动活泼,善于启发学生思维,深受孩子们喜爱。凭借出色的教学成绩和敬业精神,陈继勇收获诸多荣誉:2021年获评江口县“先进教育工作者”,2024年被授予江口县“优秀校(园)长”称号,更揽获乡镇级奖项十余项。在他的带领下,兴隆小学多次被江口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集体”“优秀学校”,并荣获江口县教育局颁发的“教育教学质量二等奖”,成为区域教育的标杆。
2021年,江口县委县政府将兴隆小学新建工程列为“十件民生工程”之一,并更名为江口县第四小学。过渡期间,学校暂借江口中学一栋楼办学,空间局促、活动受限,但陈继勇带领师生克服重重困难,保持着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水平,多个学科成绩位列全县第一名。不仅如此,他还常常头戴安全帽,化身“监工”驻守新校区工地,紧盯工程进度,严把质量关,只为给孩子们打造一个更优质的学习环境。
除了校长和教师的双重身份,陈继勇还主动承担起为残疾儿童送教上门的重任。自2013年起,他累计为3名残疾儿童送去知识与温暖。其中,早产儿琪琪因家庭特殊,只能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陈继勇定期上门授课,为孩子讲述课文、描绘外面的世界,用教育的温度为她打开一扇通往知识的窗户。
2021年,学校五年级女生向舒婷突发失明,急需赴重庆手术,却因家庭贫困无力承担费用。陈继勇第一时间联合本校及江口县第一小学师生发起募捐,筹集3万余元善款,助她顺利完成手术。如今,重获光明的向舒婷在中学健康成长,这份跨越困境的关爱,正是陈继勇“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理念的生动写照。
“继勇老师舍得下身子、沉得下心,发挥的模范作用有目共睹。”谈及陈继勇,江口县第四小学教师姜华满是敬佩。
2024年8月,56岁的陈继勇卸下校长职务,但他依然坚守教学一线,用粉笔书写教育初心。未来,他将继续在教育征程上步履不停,用丹心与热血,续写更加动人的育人篇章。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