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镇宁五小:用足球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
洪国猛教练为学生们做运球示范。

  ■ 记者 张光平
  在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宁西街道的城区工业大道旁,镇宁自治县第五小学(以下简称“镇宁五小”)静静矗立。这所年轻的学校,承载着1425名孩子的梦想与希望。其中,630多名孩子来自附近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他们从大山深处搬到这里,开启了全新的生活,而足球,正成为他们融入新生活、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教育赋能
  “足球不仅是体育项目,也是教育的重要载体。”镇宁五小校长曾龙站在足球场边上,望着绿茵场奔跑的孩子们,自豪地说,“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对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号召,尤其是校园足球的发展。这不仅是培养足球人才,更是通过足球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坚韧意志和健康体魄。”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教育,尤其是校园足球的发展。2024年发布的《中国青少年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要推进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建立常态化考核与退出机制,形成校园足球推广普及、专业青训强化提高的科学工作格局。镇宁五小正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开启了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之路。
  操场上,足球队的训练正在进行。阳光洒在绿茵场上,孩子们的笑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教练洪国猛站在场边,眼神紧紧盯着每一个孩子的动作。
  “这些孩子,身体素质好得很!他们就像山里的小豹子,灵动又坚韧。”洪国猛笑着说,“我给他们设计了一套特别的训练方法,就是要让他们把身上的劲儿,都用到足球上。”
  让孩子发光
  镇宁五小的足球队不仅为孩子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更让全校学生受益。学校将足球融入体育课程,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足球课,让每个孩子都能接触足球、爱上足球。此外,学校还组织班级联赛、足球文化节等活动,让足球文化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11岁的杨嘉栋是足球队的一员,这个来自农村的小男孩,因为喜欢足球而加入了球队。“我家搬来这里后,我才真正接触到了足球。”杨嘉栋一边擦着汗,一边兴奋地说,“现在好了,学校有了足球队,我每天都能在这片草地上踢球。”
  不远处,10岁的吴嘉浩正对着球门练习射门。他是个小球迷,说起足球明星来头头是道。“我最喜欢梅西,他踢球太厉害了!我也想成为像他那样的球星。”吴嘉浩一边调整着姿势,一边认真地说。他的每一次射门,都带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
  另一边,10岁的王伦汐正和女队的小伙伴们练习盘带。这个腼腆的小女孩,一到球场上就变了一个人。“我以前很内向,不太敢和别人说话。”王伦汐轻声说,“但踢足球让我变得开朗了,我喜欢和大家一起奔跑、一起努力。”她脚下的足球,似乎成了她表达自己的方式,每一次触球都充满了力量。
  开启未来之门
  镇宁五小的少年足球队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已经展现出蓬勃的生机。44名队员在训练中不断成长,从最初的懵懂到如今的熟练,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教练们的悉心指导和孩子们的不懈努力。学校为他们配备了齐全的装备,崭新的足球、合身的球衣、专业的护具,还有那片见证他们汗水与欢笑的绿茵场。
  “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希望孩子们能通过足球,找到自己的价值,收获快乐。”曾龙说,“未来,我们希望他们能走出镇宁,走向更大的舞台,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努力和梦想。”
  镇宁五小,这所年轻的学校,正通过足球,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未来的窗。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