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
青春启航 知“性”成长
——铜仁市万山区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性教育工作纪实
生动有趣的课堂。

  ■ 通讯员 覃娅婕 徐回回
  在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日趋复杂,性教育作为关乎其身心健康的关键课题,正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铜仁市万山区各中小学立足实际,精准发力,以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安全屏障。
  在铜仁市第二十八中学的课堂上,心理健康教师陈碧珍化身“成长引路人”。她用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案例,结合图文资料,深入浅出地为女同学们系统讲解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心理变化以及卫生保健知识。从认识身体界限到处理两性关系,从明确性侵害范畴到传授自我保护技巧,陈碧珍将晦涩的知识转化为实用指南。
  课堂上,气氛从最初的些许羞涩与好奇,逐渐转变为热烈踊跃,孩子们纷纷放下顾虑,积极参与互动,勇敢地提出心中疑问。
  “这堂讲座,让我知道了青春期的身心变化,也认清了性骚扰的真面目,以后遇到这种情况,我绝不胆怯,一定勇敢说‘不’,绝不再难为情!”学生段嘉琦目光坚定,话语掷地有声。
  铜仁市第二十八中学坐落于丹都街道龙生社区,是一所集敖寨中学、下溪中学和原铜仁市二十八小学资源于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生源广泛,吸纳了来自区内外48个乡镇的900多名学生。鉴于学生因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极易出现性认知模糊、观念偏差以及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该校将解决这些痛点作为性教育课程的核心要点。
  “除了不定期开展青春期性教育专题讲座,学校还开设了系统的心理课程以及心理辅导室,将性教育贯穿义务教育的全过程,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陈碧珍说。
  “原本我以为性骚扰仅限肢体触碰,没想到言语冒犯、让人不适的行为都算,往后要是碰上这种情况,我知道向老师、家长求助了。”学生杨羽飞若有所思地说。
  与铜仁市第二十八中学一样,鱼塘乡初级中学也将性教育视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学校比较特殊,有70%的孩子是留守未成年人,家庭性教育这块几乎是空白。孩子和父母交流本就少,跟祖辈更是有代沟,羞于启齿谈性教育。”心理健康教师聂嫔介绍道。
  为此,学校依据不同学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教学内容,量身打造适配各阶段的教育主题,确保性健康教育遵循科学规律,循序渐进地融入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
  “低年级讲座聚焦身体结构认知启蒙,高年级则侧重防性侵实战技能与青春期心理调适,我们心理老师全程护航。”聂嫔说。
  “学校的性教育课让我了解到除了性侵,隐性的性骚扰也不少,只要感觉不对,我就有权拒绝,要是对方再放肆,我会立刻报警。”学生张诗琪说。
  不仅如此,学校还以专职心理教师为中坚力量,集结班主任、科任教师组建起强大的心理健康工作团队,通过家访、入寝等贴心方式,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开展心理疏导,将性教育融入日常,使其常态化。
  “我们进行性教育的意义就是让学生知道青春期分为几个阶段,以及每一个阶段他们需要了解什么,需要做什么,对他们进行积极引导,让他们不要藏着掖着。”聂嫔表示。
  在学校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性教育举措推动下,学生纷纷表示更加懂得尊重他人,自我保护意识也显著增强。以往因性知识匮乏而产生的羞涩与懵懂好奇,已然转化为理性认知,面对性侵害,他们能够果敢地说“不”,切实为自身健康成长筑牢了坚固防线。
  “如果发生性骚扰或性侵这样的事情,我们不应该感到羞耻,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学生杨金蔚说。
  未成年人性教育是一项兼具长期性、复杂性与专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凝聚合力、持之以恒。万山区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响应需求,高度重视性教育工作,通过完善配套政策、丰富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等多维度举措,全力打造未成年人性教育健康工作新格局,携手守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为他们的青春之路点亮明灯。
  “今年我们大力推进‘护蕾行动’,有效提升了学生对性侵害的认知与防范能力。此外,为全方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性教育工作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我们在各学校均配备了专兼职心理教师和心理健康辅导室,真正实现性教育工作的生活化、常态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万山区教育局教育科工作人员陈清克满怀信心地说。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