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织金县法院牛场法庭:“党建红+枫桥蓝”提升解纷效能
  ■ 记者 贾华
  “法官+村干部”解纷,“法官+调解员”解纷,多方联动解纷,这是毕节市织金县人民法院牛场人民法庭探索出的多元解纷工作法。
  牛场人民法庭主动抓党建促审判,通过“党建红+枫桥蓝”模式,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能,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等方面展现司法担当,助力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被省高院评为“全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两年被评为“织金县人民法院先进集体”。
  坚持党建引领 筑牢红色根基
  牛场人民法庭结合党支部实际,建立“三会一课+法律法规+调解案例”学习机制,将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调解案例等内容等纳入主题党日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
  根据群众司法需求,积极组建“党员调解先锋队”,设立党员示范岗2个,吸纳党员调解员2名,为抓好调解工作提供有力人才支持。
  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平台,建立“党员联户”制度,主动参与网格调解群众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居)”,该法庭党员干警参与网格员调解群众纠纷90余件,有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践行“枫桥经验”构建蓝色防线
  推行“法官+村干部”解纷模式。通过微信群、联动排查、信息共享等方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各村将自行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报送至牛场人民法庭,并邀请法庭干警下沉村居开展调解,干警通过大走访等方式排查矛盾纠纷,及时联系村居干部协作化解。
  推行“法官+调解员”解纷模式。紧紧依靠调解员力量,将案件委派给调解组织、调解员调解,通过委派调解分流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可供选择、更加便捷的矛盾纠纷解决方式,有效降低群众诉讼成本,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建立“三色预警”机制,构建矛盾纠纷处置防护网。主动与镇村两级加强沟通,综合分析研判矛盾纠纷情况,实行“绿、黄、红”三级分级管理,做到熟悉整体矛盾纠纷“底数清、情况明”。
  强化联调联动 凝聚治理合力
  建立“多方联动”解纷机制,在乡镇党委统筹下,牛场人民法庭主动与当地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等部门联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司法推动、法治保障”多元解纷新格局。
  推行“矛盾纠纷流转单”制度,实现“一窗受理、协同办理”。收到起诉材料或咨询时仔细排查案事件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该法庭立即将“八单一表”推送织金县综治中心,对情况紧急的,立即报辖区派出所,共同做好走访稳控,有效防止民转刑案件发生。
  该法庭积极助力基层治理,参与指导辖区村委建立村规民约等,主动在征地拆迁等工作中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针对审判实践中发现的涉土地、建房、通行等问题,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发放司法建议,为政府决策提出“良方”。
  注重宣传引导 营造浓厚氛围
  牛场人民法庭通过党员带头,不断丰富普法形式,有效实现法治供给和法治需求“双向奔赴”。
  在重要节日上做文章。利用举办樱花节等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受到游客点赞。
  在普法方式上下功夫。把司法“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以院坝法庭、堂屋说事等,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法律服务。
  在沟通联络上强纽带。借助大走访、判后回访等契机,积极宣传人身安全保护令等法律法规和司法政策,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