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镇远县人大常委会:深耕一线担重任 驻村帮扶显成效
  ■ 通讯员 黎恒 记者 任莉
  春耕备耕时节,走进黔东南州镇远县舞阳镇甘溪村,农户忙着除草翻土、育苗耕种,田间地头尽显一幅生机勃勃、人勤春来早的繁忙景象。
  舞阳镇甘溪村是镇远县人大常委会联系的帮扶村,常委会认真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四个不摘”要求,机关驻村工作队在帮扶村一线真蹲实驻、真抓实干,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产业发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等方面用心用情,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年底,甘溪村观音岩组村民唐某患脑梗,自付医疗费用4万余元,住院治疗后,生活只能勉强自理。不幸的是,其妻子又患有轻度精神障碍,儿子成了家中唯一劳动力,家庭陷入困难。
  得知这一情况后,镇远县人大常委会机关驻村工作队立即组织人员入户核实,于2022年6月组织村“两委”召开扩大会议进行评议,县级于7月进行综合审定,确认唐某一家3人存在返贫致贫风险,按程序将唐某一家纳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统一管理。同时,为该户申请公益性岗位、落实产业奖补等帮扶措施。在一系列综合施策后,该户收入逐渐稳定,返贫致贫风险稳定消除。
  防返贫监测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道闸门”,也是驻村工作队的首要任务。甘溪村虽已实现减贫摘帽,但一些脱贫群众的脱贫基础还不牢靠,一定程度上还存在返贫风险。对此,驻村工作队落实“一对一”帮扶措施,对存在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全部落实综合性保障措施。2024年以来,全村70户脱贫户都落实了帮扶措施,落实补短板项目资金63万余元。
  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重点,产业引领是出路。
  近年来,甘溪村坚持党建引领,着眼产业振兴,立足资源禀赋和村情实际,明晰产业发展路径,烤烟、辣椒、肉牛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镇远县人大常委会机关驻村工作队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发展产业帮扶,通过种植补贴,为农户增收、激发甘溪村的内生发展动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甘溪村充分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下,该村因地制宜,有效盘活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短、平、快”的辣椒产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以党员带头、能人带动、土地流转等方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80余户加入该村主导产业发展行列,以“党建红”点燃“辣椒红”。
  据统计,2024年,甘溪村种植烤烟380余亩,辣椒170余亩,肉牛存栏150余头,生猪存栏600余头,辣椒产值60余万元,烤烟产值约154万元。
  驻村帮扶不只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感情账。
  镇远县人大常委会机关细化人选标准,严格把关“过筛”,把精兵强将派往甘溪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带着责任、带着真情,“扎根”到百姓心田。
  开展政策宣讲、开展“关爱孤寡老人,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协调资金修复基础设施……镇远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常态化组织人大干部和代表开展系列活动,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面临的实事难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点点滴滴践初心。接下来,镇远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把群众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以实干担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