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杜飞鹏:肩负双重使命 推动康复事业发展

  ■ 通讯员 文朋飞
  在贵州省康复医院行政楼走廊公示栏上,一张特殊的“双岗履职图”格外醒目。图左侧是该院党委书记的年度工作计划,右侧则是人大代表履职清单。这张图生动展现了贵阳市乌当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贵州省康复医院党委书记杜飞鹏多年来“以管理创新推动康复普惠”的工作历程。
  二十年来,杜飞鹏在残联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参与制定《贵州省残疾儿童救助办法》,筹建贵州首家省级三级康复专科医院,积极谋划“康养到乌当”品牌建设,推动康复医疗与旅游、养老等产业融合发展……正如他在述职报告中所说:“当省康复医院的发展蓝图上叠映着群众期盼的目光时,我读懂了‘人民至上’的真正重量。”
  双岗建功:从政策到基层的温暖闭环
  2023年寒冬,在贵州省康复医院的一次党委会上,杜飞鹏态度坚决地表态:“专项救助基金必须优先向困难残疾人家庭倾斜!”
  这一决定缘于他以人大代表身份深入水田镇调研时的亲身经历。当时,他看到一名重度脑瘫患儿小杨因家庭无力承担住院费用,只能无奈中断康复治疗。那一幕深深刺痛了杜飞鹏的心,也更加坚定了他推动救助政策的决心。三个月后,小杨在省康复医院重新开始康复训练,并且取得了显著效果。
  在这期间,杜飞鹏的笔记本上又记录下15个类似的案例。基于这些调研成果,医院制定了《贵州省康复医院特需人群康复专项救助基金管理办法》。
  这一办法在国家医保、残疾人康复救助等既有补贴政策的基础上,为困难残疾人家庭增设了一份温暖的“爱心”补贴,进一步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为他们带来了更多希望和信心。
   创新引领:畅通康复事业的体制内外“动脉”
  “既要当好医院的掌舵人,更要做好群众的传声筒。”杜飞鹏深知自己肩负的双重责任。
  在工作中,他立足“双岗建功”,针对职责范围内能解决的问题,创新建立了“群众建议—专人收集—医院党委督办—代表带头落实”的四联机制,高效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杜飞鹏还提出了“中康—省康—基层医疗机构”三级康复联动帮扶的构想。这一构想,既是他作为人大代表为提升当地康复医疗服务水平提出的民生建议,也是省康复医院引领全省康复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同时,他积极推动省康复医院契合乌当“三区一带”发展战略,汇聚全国优质康复技术资源和顶尖专业团队,为打造“康养到乌当”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实支撑。
  2024年11月,“全国康复研究区域中心—西南基地”落户省康复医院,“加油追梦人—假肢矫形救助项目”(贵州站)也在此启动。值得一提的是,揭牌仪式特意选在乌当区退役伤残军人李大哥的康复出院日。李大哥成为该基地首个“高端辅具适配+康复训练”项目的受益者,开启了残疾人康复事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刚柔并济:诠释履职的温度与力度
  “行政决策要算经济账,代表履职要算民心账。”面对贵州省信合基金捐赠的200万元救助基金分配问题,杜飞鹏创设了“代表监督+纪检信合联动审计+患者评议”的阳光机制,确保基金分配公平、透明,让每一笔资金都用在最需要的患者身上,真正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在推动完善水田镇客运交通线路、加开乌当区云开二级公路与北京东路交汇段互通匝道等民生项目时,杜飞鹏深入调研、据理力争。他说:“解决乌当区水田镇群众出行难题以及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的交通保障问题,必须有完备的交通线路作为支撑,这是我向区人民代表大会和残疾人同胞的郑重承诺!”
  如今,他正以实际行动为残疾人打造“有爱无碍”的出行环境,助力乌当区教育、养老、旅游等事业高质量发展,让民生项目真正惠及百姓。
  站在优化升级的康复治疗大厅前,杜飞鹏心中感慨万千。作为医院党委书记,他关注着省康复医院为乌当区乃至全省康复医疗事业带来的发展契机;作为人大代表,他更在意省康复医院宣传栏那象征着爱心的图标,那是近年来2000多位通过“代表直通车”获得康复救助的残障人士的笑容合集,也是他坚守初心、履职尽责的生动见证。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