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川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办案人员调查马拱坡传统村落保护情况。 ■ 通讯员 周涵 肖丹雅
被誉为“仡佬之源”的务川自治县,地处黔、渝两地的交界地带,在这片历史悠久、物产丰饶的土地上,矗立着许多承载岁月痕迹和风雨洗礼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位于务川自治县桃符村东部的马拱坡传统村落就是其中一个。其拥有400多年的历史,于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历史资料表明,马拱坡村民系明朝正统年间四川道监察御史、谥号“申忠节公”的申祐之后裔。其地文脉深远、文风鼎盛,不足百亩的村落曾先后走出17名秀才,素有“秀才之乡”的美誉。
然而,由于建寨时间久远、村落民居基本为木质材料建造,近年来,马拱坡传统村落部分民居出现屋顶塌陷、门窗破损、主体倾斜等情形,仡佬族传统风貌面临损毁风险。加之该村落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健全、人居环境差、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2024年1月,务川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收到“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线索,反映马拱坡传统村落因多年失管,存在损毁风险,当地群众日常生活受到影响。为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村落,赓续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务川自治县人民检察院立即派出公益诉讼办案团队前往该村落,通过实地走访、询问相关人员、无人机航拍等方式开展调查。
调查发现,该村落现有居民68户270余人,多数村民已搬迁至村外,部分民居由于无人居住和管理,出现主体垮塌、屋顶塌陷、门窗破损现象。此外,该村落的民居房屋基本为木质瓦房,村民在室内外堆放大量干燥柴火,消防设施较少,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部分村民随意堆放牲畜粪便、生活垃圾,人居环境较差。
让马拱坡宜居宜业,是检察机关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前期充分调查后,务川自治县人民检察院于2024年1月12日对马拱坡传统村落保护不力面临的损毁风险进行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后该院向相关单位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全面履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和监督管理职责,严格按照保护规划,逐项进行整改;同时,加强与马拱坡所在街道等部门协作,推动保护规划落实,最大限度保护历史遗迹。
相关单位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立即进村入户开展现场核实,并同步启动整改项目编制和资金申报,于2024年3月安排资金125万余元,用于马拱坡传统村落整改项目。马拱坡所在街道办事处也积极争取其他渠道资金支持,获得县民宗委资金278万余元,用于该村落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修缮民居270余平方米、翻新瓦屋面3250平方米、木材防腐涂层3050平方米、修缮围护结构1350平方米、增设灭火器50套、新建垃圾收集棚2处,并规范电线电路、硬化地面、设立传统村落挂牌等。整个保护和整改项目工作推进过程中,既保留了仡佬族传统村落原有风貌,又充分考虑了村民的生活生产需求,在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过程中实现双赢。
目前,马拱坡进村之路已修建了新路,可允许车辆进入,村里的青石板路也已修建完毕。腐朽塌陷、门窗破损的民居已得到修缮,并且翻新了瓦屋面,涂敷木材防腐涂层,新增了消防设施等。人居环境方面,新建垃圾收集棚,拆除违建的猪圈牛舍,整个村子一改之前脏、乱等情况,村民居住起来更安心、更舒适。
如今,马拱坡传统村落已被当地政府和文化旅游部门作为乡村旅游景点对外推介,仡佬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会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