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华玉和学生在课间进行交流。 ■ 记者 张光平
在安顺市紫云自治县的群山环抱之中,有这样一位甘于奉献的女性,为孩子们点亮知识的灯塔,为家乡的教育事业织就希望,她就是紫云自治县人大代表,紫云民族中学党委书记、副校长冷华玉。
“家乡的孩子们需要我,我想为他们做点什么。”3月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冷华玉回忆自己的教育之路,对家乡的深情与责任溢于言表。1974年2月,冷华玉出生于贵州紫云,这片土地的每一道山梁、每一条溪流,都刻印在她的心中。中师毕业后,她毅然回到家乡,投身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她在教学岗位上辛勤耕耘多年,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成为了安顺市骨干教师。她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在语文的世界里畅游。她所辅导的学生在各种作文竞赛及语文规范大赛中屡获佳绩,多名学生在全国春蕾杯及省、市、县比赛中获奖,她本人也因此获得了一系列指导奖,如2010年6月的“禁毒杯”征文大赛一等奖指导奖、2012年4月的“春蕾杯”征文园丁奖等。这些奖项不仅是对她教学能力的肯定,更是她教育生涯中的璀璨成果。
然而,冷华玉的教育情怀并不止步于课堂。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深知自己肩负着为民发声、为教育事业谋发展的重任。在日常工作中,她时刻关注着紫云自治县的教育现状,尤其是公办普通高中学位问题。紫云自治县虽然有两所民办高中,但因费用较高,许多农村家庭难以承担。而县民中作为公办普通高中,每年招生人数有限,面对全县5000左右的初中毕业生,能就读公办普通高中的学生不到四分之一,这使得不少中考成绩中等的学生家长渴望子女能有更多就读公办普通高中的机会。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冷华玉在2月19日至21日参加紫云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时,提出了增加该县公办普通高中学位的建议。她建议有关部门考虑再增加一所公办普通高中,或者在职中增加普通高中学位,把职中办成综合性高中。这一建议体现了她对教育事业的深刻洞察和对学子们的深切关怀。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的公办教育资源,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值得被关注和培养。这是冷校长给我们灌输的教育理念。”学校老师张超介绍。冷华玉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为学生们传递知识、启迪智慧。在课堂上,她是学生们知识的引路人;在课下,她是学生们心灵的呵护者。她总是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让学生们在温暖的校园环境中茁壮成长。
“是冷老师给我女儿开启另外一个人生。”学生家长王靖提起冷华玉,话语中流露出的是浓浓的谢意。原来,王靖的女儿因家庭变故而情绪低落,成绩直线下降。冷华玉发现后,经常陪着她散步、聊天,给她鼓励和支持。渐渐地,这名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后来,这名学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冷华玉,这位在教育一线坚守了三十多年的“掌灯人”,用她的爱心、责任心和实际行动,为孩子们点亮了知识的灯塔,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她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了大山,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她,依然坚守在那片她深爱的土地上,为孩子们的未来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