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以法之名守护多彩青春
——南明区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纪实
南明区法院干警一行到贵阳一中李端棻中学调研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学生参观南明区法院党性教育基地。

法官到贵州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对服刑学员进行回访帮教。

  ■ 记者 杨情丽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成长的过程离不开家长的监护……”近日,在一起未成年子女起诉父亲抚养费纠纷案件中,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南明区法院”)发出首份《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并要求其父母签署《家庭教育责任承诺书》,以督促和引导双方承担好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正确履行监护职责,以实际行动全方位多层次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心存敬畏,方有所止;心中有法,自成方圆”。知法守法与法同行,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近年来,南明区法院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在预防、保护、帮教、关爱上持续发力。2024年10月,成立未成年人保护专门合议庭,12月23日,经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法院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操作规程(试行)》,让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更加有章可循,推进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双向司法保护,用司法温度呵护祖国花朵健康成长。
   双重守护
  播撒“法治种子”
  “开庭!”随着“审判长”法槌落音,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拉开序幕。近日,南明区法院与南明甲秀高级中学联合开展高中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甲秀高级中学的20余名学生在法院干警的带领下走进南明区法院,以第一视角了解法院工作、体验刑事审判过程,直观感受法律的庄严与神圣。
  法庭上,学生穿上庄严的法袍,摇身一变成了“法官”“公诉人”和“辩护人”。他们分成两组,分别模拟了有关危险驾驶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庭审。体验法官对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案件评议、宣告判决等庭审环节的主导。通过“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方式,将法律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的心田。
  “模拟法庭让我亲身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做一名法律工作者。”同学们激动地交流着各自的收获。
  送法入心田,护航为少年。在普法道路上,南明区法院坚持法治教育“引进来”与普法宣传“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开展送法进校园、法院开放日、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的普法活动,选派14名法治副校长前往辖区7所学校(全覆盖)为5000余名师生授课,以“法官+法治副校长”的双重身份,用生动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推进法治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2024年以来,南明区法院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15次,举办法院公众开放日2次,模拟法庭活动5场,印发各类宣传资料千余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夯实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
  情法相融
  助力“向阳而生”
  对于未成年人涉罪案件,南明区法院一直秉承“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积极推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帮教工作,指引迷途少年回归正途。
  1月17日,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南明区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何骧率未成年人保护专门合议庭全体法官以及刑事审判庭庭长沈帅、民事审判一庭副庭长田俊一行到贵州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对未成年人服刑学员进行回访帮教。
  在回访帮教中,法官们悉心了解未成年人服刑学员目前的思想状况、学习情况、身心健康及生活情况,为他们带去适合未成年人阅读的书籍,并勉励他们要正视过去,吸取教训,积极地学习和生活,服从未管所的管理,找准人生坐标,放下思想包袱,不断进取,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到家人和社会的怀抱。
  “一纸裁判,绝非一个案件的终点,它更像是一个新的起点,指引迷途少年回归正途。”何骧说,法院开展回访帮教工作,让未成年人服刑学员充分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法官的关爱和亲人的期盼,更加坚定他们重拾生活信心、重新做人的勇气和决心。
  凝聚合力
  撑起“法治晴空”

  关爱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南明区法院在发挥未成年人审判职能的同时,总结涉未成年人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延伸审判职能,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及时发出司法建议书,为未成年人营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日前,南明区法院在审理一起未成年人恋爱导致怀孕的案件时,发现此案反映出部分学生性发育早熟、两性知识薄弱、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的问题,便以此案为例,向所涉区教育局发出司法建议书。建议该局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压紧压实教育主体责任,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教育引导,以案为鉴,确保辖区内在校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该教育局收到司法建议书后,立即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配合公安、街道等单位开展净网、护苗等专项行动,并将工作部署及治理计划复函南明区法院。
  “通过研判案件背后的社会管理薄弱环节和行业监管漏洞,针对性发送高质量的司法建议,并注重跟踪问效,促进了司法建议‘质、量、效’同步提升。”何骧介绍,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自2024年12月23日《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法院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操作规程(试行)》施行以来,南明区法院通过个案审理发现未成年人保护漏洞,先后发出16份既有温度又有力度的家庭教育责任告知书,为创新社会治理,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作出法院贡献,体现法院担当。
  作为未成年人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接下来,南明区法院将继续延伸审判职责,不断加大对侵害未成年人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连同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良好社会环境,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以实际行动切实提升民生服务保障水平。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