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法院开展“贵在执行”专项执行行动。
检察院就办理案件中发现的问题向医院送达检察建议。
民警在重要路段巡逻防控。
综治中心调处矛盾纠纷。 ■记者 郑滔 张斌
2024年,六盘水市政法系统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政法领域改革,通过不懈努力,取得显著成效。
为做好改革与法治协调统一,全市政法系统切实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强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政法领域重点改革。
一年来,党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制度机制更加健全,守护一方安宁稳定的措施更加有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成效更加显著,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更加扎实,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更加凸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六盘水实践新篇章提供了坚强政法保障。
政法委:
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推进改革工作中,六盘水市委政法委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论述,坚持以市域安全稳定支撑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贵州。
在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方面,六盘水市委政法委根据省委平安办、省委依法治省办的相关意见,制定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任务分解清单。推动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工作机制。通过“省网格化信息平台”推送办结各类矛盾纠纷3.15万件。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防风险、促发展”专项攻坚。六盘水市委政法委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办落实的作用,以防范化解市域重大风险为着力点,坚持以政治安全为统领,一体推进生命安全、稳定安全、发展安全,构建起“防风险、促发展”“一办四域十八组”工作体系。省级交办的85个突出风险问题全部化解稳控,全市信访件次、人次同比分别下降27.09%和21.86%。
此外,六盘水市委政法委还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预防、排查、化解、处置各类风险隐患,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社会稳定和安全风险评估及合法合规性审查等制度机制。完成重大决策事项社会稳定和安全风险评估备案208件、市级重大行政事项合法性审查217件,推动全市各级各部门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
省委对六盘水市“防风险、促发展”工作给予肯定。2024年12月27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研究审议通过六盘水市建立健全地方安全稳定防护体系改革试点相关工作方案,强调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突出联动高效,健全跨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2025年,六盘水市委政法委将注重突出市域特征,把建立健全地方安全稳定防护体系改革试点作为市委八届七次全会重点改革任务,在组织架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工作模式上积极探索创新,在法治轨道上提出一系列具有六盘水特点的改革举措和路径措施,推动各类风险隐患联动高效化解,牢守安全稳定底线。
法院:
以“暖快联善”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六盘水市法院系统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通过“暖、快、联、善”四字工作法,打造“贵人服务·热忱凉都”品牌,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暖”心服务。在立案窗口设置营商环境绿色窗口,推动贵州移动微法院等新型诉讼服务平台的应用,畅通线上线下立案渠道。2024年,现场立案60471件,网上立案17858件。扎实开展诉讼费退费专项整治,优化诉讼费缴退费管理系统,开通“法律文书生效证明”自动推送功能,当事人通过扫码支付、手机银行转账等方式办理缴退费,在线退费3360.68万元,推动诉讼费“主动退”“网上退”。
“快”审快结。深化繁简分流,优化速裁审判团队配置,实行简案快审、繁案精审,推动简单民商事案件快速高效审理。通过周报告、月通报、季调度督促审判部门快速开庭、快速合议、快速结案,提高审判效率。2024年,全市法院审限内结案率为96.09%,努力快速为企业解决纠纷。
府院“联”动。主动向党委政府请示汇报、沟通协调,加强府院联动,有效破解破产审判工作中的难点堵点痛点。在“问题楼盘”和“政府性拆迁安置遗留问题”两个专项整治中,妥善办理涉“问题楼盘”企业破产重整案件2件、执行案件180件,配合解除房屋查封410余套、撤销拍卖10余套,释放资产约2亿元,推动“聚福新城”“盛世华都”“领秀城”等项目复产、复建。2024年共审结破产清算、重整案件62件,促进僵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危困企业脱困重生,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善”意执行。扎实开展“贵在执行”专项执行行动,在依法强制执行的同时,坚持善意文明执行,审慎查封、扣押、冻结措施,杜绝超标的、超范围查冻扣;依法慎用失信惩戒措施,采取“放水养鱼”等措施,实现当事人双赢、多赢和共赢。2024年,全市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8294人次,限制出境187人次,限制高消费9775人次,拘留331人次,罚款0.7万元,促使953名被执行人履行案款0.67亿元。
检察:
“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提质增效
六盘水市检察机关深入推进数字化改革,通过技术手段对检察履职中获取的各类数据进行关联、比对,以数据建模发现风险点与监督点,全面提升服务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的“检察新质战斗力”。
截至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已建成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37个,其中1个在最高检平台上架,20个上架贵州子平台,累计产生线索7979条,核查1367条,成案356件。
近年来,六盘水市检察机关利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优势,针对个案办理中反映出的麻精药品脱管问题,梳理全市近5年来麻精药品使用、流通、销毁等有关数据,自主研发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流通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运用以来发现线索45条,打击跨省寄递麻精药品涉毒犯罪3件6人。其中钟山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徐某贩卖毒品案”,入选最高检关于成瘾性物质滥用犯罪典型案例。
此外,六盘水市检察机关还将数字检察手段用到全力服务保障民生、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六枝特区人民检察院整合18个部门数据,研发“遇检未来”平台,“线上帮教+实践基地+法律监督模型”三管齐下,成功帮扶126名涉罪未成年人重回正轨,阻止57人次免受侵害。水城区人民检察院聚焦军人权益保障,搭建军人光荣牌悬挂公益诉讼法律监督模型,调取多类军人相关名单比对,发现731条光荣牌未发放线索。盘州市人民检察院利用大数据模型,对案件信息进行要素智能抽取、数据智能分析,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排查案件线索,今年以来,该院灵活应用83个模型,推动成案72件。
公安:
网格化“大巡处”让平安触手可及
六盘水公安深入践行“派出所主防”实战化改革要求,以法治引领、科技赋能推进“社会面巡防勤务改革”,加强全市中心城区网格化布警暨特巡警队伍建设,将接处警模式由派出所为主调整为以特巡警力量为主,让街面警情处置更加精准高效、执法办案更加严格规范,让派出所回归“主防”一线,为群众带来更高质量的安全。
2024年11月全面推动改革以来,六盘水市第一批试点网格覆盖区域内刑事警情同比下降64.4%、治安警情同比下降32.6%,网格覆盖的派出所治安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53.49%,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82.5%。
“网格布警”让平安防线更严密。六盘水市打破派出所辖区管辖边界,将全市中心城区划分为19个网格,由特巡警全天候驻守并接受情报指挥中心调度,做到“特巡警+派出所”叠加巡防,警情处置不排队,实现中心城区警情高发区域网格警力全覆盖。在人流集中、治安状况复杂的区域配套网格建立起街面警务站,囤警街面、动中备勤。目前全市各中心城区网格内接处警平均时长已缩短至5分钟以内,最快出警仅需30秒。
“全量首接”让基层减负更务实。为给基层派出所“松绑减负”,腾出更多警力和精力深耕“社区警务”,六盘水市公安局制定出台相关工作机制,厘清网格警与派出所之间案事件办理边界及工作职责清单。明确网格内警情由网格警全量首接,将特巡警原本的“接处转”变为“接处办”,让过去的“警情运输队”成为如今的“移动派出所”。2024年11月以来,全市中心城区网格接处警情近1.1万起,其中由网格警自行“消化”的警情超70%。
“法治保障”让执法办案更规范。为确保执法规范化,六盘水市区两级公安法制部门明确专人负责、专题研究相应的适用法律条款,指导网格警规范办理管辖案件。特别针对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影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的街面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法制部门大量抽取相关案件进行评查,全力整治“以调(解)代(处)罚、以罚(款)代(处)罚”等降格处理的情况,确保对街面违法犯罪打击的高压态势始终保持。
“智慧勤务”让动态防控更精准。为确保网格警力高效运作,全市公安机关融合通信,六盘水市公安局确定全市统一的警力定位设备标准,实现警力“一张图展示”、可视化扁平化指挥调度。情报指挥部门依托“情指行”一体化完善指挥调度体系,利用“警力上图”,动态分析研判治安形势,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2024年11月以来,全市网格警共出动巡逻防控警力12700余人次,盘查人员5200余人、车辆2300余辆,救助服务群众2800余人,抓获在逃人员2人。
“专业高效”让应急处突更有力。面对复杂多变的街面突发警情,六盘水市区两级特巡警同步组建起政治可靠、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装备精良的特战突击队、反恐突击队、无人机团队等精锐队伍,按照相关要求,开展突击、排爆、狙击、破拆、无人机、谈判等应用,确保特巡警队伍技战术达到“专、精”水平,做到“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为城市安全增加保障。
司法行政:
深入推进司法行政领域改革创新
六盘水市司法行政系统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坚持改革与法治相统一,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深入推进司法行政领域改革创新,不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法治效能。
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六盘水市司法行政系统全面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创新用好“拓渠、引流、疏堵、清源”工作法,聚焦行政复议人财物建设和办案机制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完成办案场所规范化,推进繁简分流,切实发挥行政复议“抓前端、治未病”的制度功能,倒逼各级行政执法机关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2024年,全市新收行政复议案件877件,同比增长202%,受理804件,同比增长191%,办结750件,同比增长193%,纠错率12.13%,同比增长4.71%,调解率54.53%,同比增长10.78%,案结事了率达92.53%,增强行政复议权威性和公信力。全市新收行政复议案件数超过未经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一审案件数238件。
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改革展现新成效。六盘水市司法行政系统聚焦制度规范、监督有效、能力提升目标,推进全流程规范、全覆盖监督、全方位赋能,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市县乡三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任务。出台《六盘水市行政执法监督与纪检监察工作衔接规定(试行)》等6项制度机制,全力推进市县行政执法监督与纪检监察、法治督察、检察监督、政府督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协作机制全覆盖并发挥作用。截至2024年底,全市行政执法机关明确内设行政执法监督机构232个、配备行政执法监督人员500余人,集中整治共排查问题106个,完成整改106个,办成群众可感可及实事40余件。
公证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六盘水市司法行政系统稳步推进备案制编制管理、绩效工资分配激励机制、企业化财务管理等“三项政策”改革,加强队伍建设和宣传引导,积极拓展新业务领域,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公证服务。全力推进“减证便民提速”,完善一次性告知内容,实行办理期限告知制度,缩短办证期限。严格落实“容缺受理”机制,拓展“一证一次办”,建立错峰延时服务、预约全时服务、加急即时服务等工作制度,公证服务质量和办证效率不断提升,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办证耗时长、多次跑等问题。2024年以来,全市公证机构开展公证公益服务20余件次,办理各类公证事项297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