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宣传进校园。
湄潭县人民检察院回访相关部门落实检察建议情况。
向商户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遵义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记者 龙立琼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过去一年,遵义市政法战线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忠诚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攻坚克难,全力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有力服务和保障了全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政法委:
激活基层社会治理新活力
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群众办事更加便捷、基层基础更加坚实……2024年,遵义市不断擦亮平安底色,坚决守护万家幸福,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效果正在逐步显现,“平安遵义”建设高质高效推进。
成效的背后,是遵义市全体政法干警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2024年,遵义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工作,聚焦影响平安稳定风险的最大变量,开展“四治三巡三干预”工作。遵义大力推进“四个专项”治理,重复警情化解率92.4%,重复信访化解率94%;矛盾纠纷源头多元化解成效显著,诉至法院案件数同比下降幅度明显,诉前调解成功案件同比上升16%。“三巡工作”扎实开展,其中全市网上巡查发现线索并及时处置25批次480人次,街面巡逻6.3万余次,农村地区“红袖套”义务巡逻7.8万余次,发现解决问题14306个。
2024年,全市共排查110839件,化解106924件,化解率达96.47%,形成余庆县“铁三角议事会”“特色调解室解纷法”、务川自治县“五全解纷法”“六在一线工作法”、赤水市“文明实践·乡帮会”、仁怀市鲁班法庭“调、审、执、访”解纷法、桐梓县九坝镇“排、调、防”解纷法等一批可借鉴推广的先进经验。
2024年,遵义市大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市政法系统围绕遵义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打造流程少、用时短、服务优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并探索“破产救治+绿色发展”模式,协调企业投资人出资2000万余元用于修复矿山生态,有力护航“富矿精开”;通过完善商事纠纷多元解纷机制,进一步提高诉讼便捷度,21家企业通过破产重整实现重生,5个问题楼盘实现复工复建。
2024年,遵义市继续深化强基改革,率先在全省推动市县乡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多网合一”改革工作,着力解决基层阵地不规范、人手不足、制度不全、机制不畅问题,制定关于综合治理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多网合一”工作的相关文件,并以现场观摩会的形式在全省率先进行安排部署并启动建设,目前已完成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工作,其中市级1个、县级15个、镇级254个、村级2102个。选优建强村级基层治理队伍,配备村级综治专干2091名、警务助理2068名、人民调解员5329人。整合划分网格21273个、专属网格3225个,配备网格员25102人,网格党小组7555个,有效确保群众诉求有人办、依法办,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和群众矛盾纠纷调处“最多跑一地”的目标。
法院:
守正创新为大局服务 忠诚履职为人民司法
2024年,遵义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一体两翼三大工程”,坚持“党建引领、提质增效、勇争一流”的工作思路,全力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为遵义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提供有力支撑和服务。
实干担当奏响奋进强音。2024年,遵义市两级法院受理各类案件20.04万件,全市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环资审判、司法救助、指导调解、司法研究、行政管理、数字法院7项工作获全国性奖励,36项业务成果获省级以上奖励,23个集体、77名个人获省级以上表扬。在全省政法系统“枫桥式大比武”“智能化大比武”中,均获得第一,正安县人民法院安场法庭入选全国“枫桥式人民法庭”典型案例,公务员绩效管理工作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唯一观摩点。
坚定信念筑牢政治忠诚。遵义中院强化党建引领,以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承办了全省法院党建工作现场会,全市法院“党旗辉映法徽红”等6个党建品牌获全省表彰;推进政治与业务融合,3个案例入选全省法院“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典型案事例。
依法履职护航高质量发展。全市法院充分聚焦产业发展,联合行政机关建立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站,探索知识产权跨省协作机制;在赤水丹霞设立全省首个山地旅游法官工作站,服务保障世界知名旅游城市建设。强化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与中科院水生所构建“环境司法+科学研究”机制,推动生态修复从“重后端”向“强前端”转型;牵头完善了赤水河生态流域犯罪量刑标准,强化“两河”“两带”综合保护;“践行‘两山理念’、法护干净黔茶”司法实践入选中央依法治国办法治建设案例。
以“如我在诉”的责任感践行为民司法。全市法院推动建立了“综治+法院(法庭)+N”的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机制,全面推广“调解解心结”机制,开展“红城法官进社区”“明德遵法进农家”“多元解纷进商圈”等活动,两级法院调解率排名全省第一,5个工作法获得省级以上通报表扬;全面上线“执行110”,推行执行局长每周接访、人民法庭就地执行案件等制度,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检察:
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展现担当作为
2024年,遵义市检察机关坚持从政治上着眼、在法治上着力,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有力维护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强民生司法保障,更好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
扎实开展“检护民生”专项工作。全市检察机关按照最高检安排部署,积极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对权益受损但维权能力弱,无力起诉的农民工、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遵义市检察机关挺膺担当,支持提起民事诉讼660件。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保护知识产权。2024年,遵义市检察机关批准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的刑事案件39件85人,办理民事公益诉讼案件6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件,遵义市人民检察院被评为“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依法能动履职服务保障安全生产。遵义市检察机关部署开展“护航安全生产专项行动”,依法严惩安全生产领域犯罪17件56人,办理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48件。
融合履职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遵义市检察机关依法惩治环境生态资源犯罪,起诉158人,办理环境资源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75件。向遵义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环境资源检察工作,得到有力监督和支持。
持续深入推进数字检察战略。遵义市检察机关研发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59个,5个模型获最高检推广应用,2个模型在首届全省政法科技创新大数据建模“大比武”中获奖,全市检察机关模型在全省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广活动中荣获10个奖项。
推动法律监督与政法委等其他监督体系的融合。遵义市人民检察院推动市委政法委印发《加强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衔接工作办法》,推动市委依法治市办印发《遵义市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与行政机关层级监督联动协作工作办法》,构建了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执法司法监督制约体系,规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了司法公正和权威。
坚持强基导向着力巩固基层基础。遵义市检察机关常态化开展“透过业务看政治讲忠诚”案例讲评活动,推动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对此,该市播州区人民检察院为个体户实质性化解行政纠纷案例入选全省政法系统讲评活动“十佳”典型,市检察院参与拍摄的《石俊峰办案记》在国家广电总局、最高检评选中获奖,并获亚洲国际电影协会网络剧单元“年度最佳网络剧”称号。
公安:
以“平安底色”提升群众“幸福成色”
2024年,遵义市公安机关深耕“八大警务”、深化“八大工程”,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全年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36.64%、25.5%,实现了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双下降”,打击犯罪和服务发展“双提升”。全警实战能力持续提升、纪律作风不断严明,公安工作现代化遵义实践迈出坚实步伐,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各项工作取得新发展、新进步。
一年来,遵义公安擎旗奋进、忠诚担当、敢做善为,筑牢“根”和“魂”。始终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底色更加鲜亮。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多维度、全覆盖防范化解各类影响安全稳定的风险隐患,牢牢把握维稳工作主动权。
敬业笃行,提升“效”和“能”。过去一年,遵义市公安机关不断深化攻坚势头,持续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和“冬季行动”,积极探索市县联动、警种协同的全新打击模式,电诈发案、损失金额同比下降8.33%、20.19%,预后被骗率保持为零。现行命案保持全破,“两抢一盗”发案数为近20年来最低。积极配合税务、烟草、金融、保险等行业部门开展系列专项行动,侦办各类案件61起,涉案金额2.5亿元。打掉侵犯茅台知名品牌知识产权犯罪团伙9个,缴获假冒茅台酒5000余件。
强基固本,打牢“梁”和“柱”。过去一年,遵义市公安机关深化执法办案数据“富矿精开”。持续深化数据融合,汇聚各类数据292亿条,创建114个标准数据服务,开发涉诈高危人员入住酒店分析等实战模型21个;打造“遵义公安智慧指挥平台”,分级开展视频监控覆盖工程建设,汇聚“天网”“雪亮”“平安黔哨”等社会资源视频41万路。通过视频AI技术与DNA技术深度融合,成功核准并解救被拐人员69名。成功创建国家级“枫桥式公安派出所”2个、“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1个,赤水市公安局被公安部明确为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负面清单试点单位。
凝心聚力,强壮“筋”和“骨”。过去一年,遵义市公安机关始终围绕“三个绝对”“四个铁一般”治警要求,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加强执法全链条监督。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被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楷模”称号,全市公安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打造了遵义公安特色的“党旗红·遵枫警”党建品牌。遵义市公安局也连续3年被公安部确定为全国公安党建联系点。
司法行政:
推进平安遵义法治遵义进程
2024年,遵义市司法行政系统忠诚履职、担当作为,工作取得新成效,亮点纷呈。
在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工作上,遵义市司法局探索并实践刑罚矫正与心理矫治融合并轨、智慧矫正与传统矫正互补提能、被动管理与主动治理相互促进、理论创新与实践提效相统一的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新模式。2024年,全市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为0.08%,安置帮教对象再犯罪率为0.16%,较上年度降幅明显,工作质效位列全省前茅。
在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发展上,遵义市司法局在强化人民调解实务工作的规范性和实效性上发力,制定《遵义市人民调解工作手册》,对人民调解的调解活动、队伍建设、文书资料等工作统一标尺、规范流程、完善保障、创新机制、激发效能,“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品牌补充”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日趋完善,“民主自治、高效解纷、和谐降诉”的人民调解优势作用日益彰显。
在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上,全市法治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立足遵义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扎实开展“红色文化+法治文化”红色民主法治示范带建设,为法治宣传教育增添红色底色;拓展遵义“四在农家”建设成果,着力开展“绿色发展+法治文化”和美乡村法治文化带建设,为法治宣传教育添加绿色名片。遵义市湄潭县金桥村等5个村(社区)的经验做法被写入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案例选之政治·法治篇》,树立了遵义法治宣传品牌。
此外,“遵义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和“遵义市法治教育政治生活馆”的功能作用持续深化,两个基地已成为全市机关干部、青少年群体法治宣传教育实践的主要阵地。“遵义市法治教育政治生活馆”是第四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遵义市充分运用该基地教育功能,将德廉勤洁的政治要求与崇善尚礼的人文需求融入法治宣传教育,并从公检法司和信访系统中优选13名干部组建专业解说员队伍,通过“以史鉴今”“以案释法”等板块内容,不断深化宣传引导与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