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人大代表李朝敏:让孩子们沐浴在法治阳光下

  ■记者 杨情丽
  “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工程,对于建设法治社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从教23年来,省人大代表、安顺市民族中学教师李朝敏始终坚守教育初心,关爱学生,用心用情深耕三尺讲台,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赞赏。
  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李朝敏认真履职尽责,尽最大努力发挥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她常说,法治文化是法治建设的灵魂;全民法治教育是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故而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要时刻注重校园法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近年来,网络犯罪呈现多发高发态势,涉及未成年人的网络犯罪出现新特点新趋势。一些法律意识淡薄的在校学生受利益驱使,将本人使用的银行卡、手机卡、网络账号和手机设备提供给不法分子使用,易受到不法侵害。
  “解决网络犯罪问题,重在事前治理。”李朝敏告诉记者,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普法教育的重点对象。全民普法教育不仅是法律知识的传播,更是法治精神的培育。只有通过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高普法实效性、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发挥代表引领作用等措施,才能有效提升全民法治素养,为全面依法治国奠定坚实基础。
  李朝敏认为,要重点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提高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她建议要加强基层司法队伍建设,增配工作力量,逐步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级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预防网络违法犯罪工作大格局。同时,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法治实践活动等方式创新教育方式,增强法治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备专业的法治教育师资,提升教师的法治素养和教学能力;制作学生喜闻乐见的法治宣传短视频等形式开展校园普法宣传,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此外,李朝敏建议,针对青少年的普法教育,既要符合其年龄和心理特点,又要深入循序渐进的科学知识。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和中学教师,李朝敏表示将带头学法、守法,关注留守未成年人这一群体的普法需求,通过社区、学校、社会组织等渠道,与司法机关共同开展精准普法,并为之尽力献策,让身边的人都能树立法治意识,形成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