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特别报道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消防
标题导航
王华玲: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零容忍”
刘玉:办案不能只走程序,更要走心
肖家龙:未成年人保护需合力共治
李欣然:为孩子的成长树立好榜样
汇聚合力 保护“少年的你”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
汇聚合力 保护“少年的你”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4年12月19日,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上诉人余华英拐卖17名儿童案作出二审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判处余华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次判决,彰显着我省司法机关保护未成年人的决心和捍卫社会文明的千钧之力。
虽然判决都是死刑,但余华英案曾被重审。究其原因,即在于发现了新的漏罪——被拐儿童人数从11人增至17人。重审纵然增加了时间成本,但一方面给了所有被害人及其家庭以正义,方便其实现对自身权利的救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司法的精细化,只有把案件的事实查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能真正实现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
每一个孩子都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家庭、学校、社会、司法机关各自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围绕以上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