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基层
第04版:国际
第05版:法院周刊
第06版:平安黔南
第07版:理论
第08版:理论
标题导航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依法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制度因应浅谈
充分发挥法律人类学智识优势 奋力推进贵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依法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 杨海涛
在中华民族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民族团结犹如一条璀璨的生命之线,紧紧联结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命运与梦想。在我们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5周年的辉煌时刻,一场盛大的庆典——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本人认真聆听和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后,深受触动,感慨万千,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根脉和魂脉,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总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指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着眼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最大限度地把各民族凝聚起来,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要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确保各族人民真正获得平等政治权利、共同当家做主人;要正确把握维护国家统一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各地区在经济上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融为一体,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不断提高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视野宏阔,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为我们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这条光辉道路上,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开创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局面,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继承与发展中创新,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如同灯塔,指引着党的民族工作不断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如同一位卓越的画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笔,以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为墨,精心勾勒出一幅幅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画卷。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同频共振,共克时艰,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脱贫攻坚战,迈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引领中华民族走向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的力量,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一条尊重历史、顺应民心、符合国情的正确道路,它将各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共同书写着团结奋斗、繁荣发展的壮丽篇章。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虽已取得历史性成就,但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任务依然艰巨。为了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我们应当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坚持通过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扎实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
第一,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这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核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它超越了地域、语言、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将各族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共同致力于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我们在教育引导、文化交融、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多下功夫,让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彼此之间相互依存、休戚与共。
第二,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这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基石。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同时,要加强民族事务法律法规建设,提高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确保各民族都能在法律的框架内平等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在实施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进程中,我们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各民族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法律法规得到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民族事务治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此外,我们还要坚决依法反对和打击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大局。
第三,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支撑。民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不断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我们要坚持在发展中为各族人民提供均衡、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务,让各族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共同富裕的行动就在身边。同时,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农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牧民富裕富足。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和共同繁荣。此外,还要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各族群众充分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综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在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正确把握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我们要坚持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所有改革发展工作赋能,坚持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为使命,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为目标,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齐心协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继续坚定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迈向新的高度。我们也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坚定的信念,依法推进新时代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我们坚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个中华各民族大团结的中国,必将无惧任何风雨,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作者系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本文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法学与法律人类学”重点学科(编号:ZDXK2403)建设阶段性成果]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