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到胜利村开展党性教育活动。 ■ 记者 常玥玥
从铜仁市松桃自治县城区出发,经过近45公里路程,便可到达石梁乡胜利村——一个有省级红色遗迹遗址2处、市级红色遗迹遗址2处、县级红色遗迹遗址6处的村落。
从高处俯瞰胜利村,房屋错落有致地排列着,远处是连绵的青山,山间云雾缭绕,整个村子在山水的环绕下显得宁静而祥和。
2022年12月,松桃石梁红军会师欢迎大会遗址被省委组织部定为贵州省“重走长征路·奋进新时代”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2023年6月,胜利村被中央组织部定为“新一轮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
今年8月,胜利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通过省级验收。以此为契机,胜利村的发展再一次翻开了新的篇章。
强保护、重弘扬 红色文化焕新彩
胜利村现有红色遗址10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2处、县级6处,这些宝贵的红色遗产是胜利村发展的独特资源。
自被中央组织部确定为“新一轮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以来,胜利村针对部分遗址年久失修、损坏严重的问题,邀请专业团队进行勘察设计,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对张家祠堂、会师桥等遗址进行了精心修缮。
此外,胜利村还组织了一支由志愿者组成的巡查队。“巡查队目前有30人左右,不仅有乡政府工作人员、村干部、驻村干部,还有很多热心村民,除了日常巡逻巡查,我们还承担着宣传工作。”石雍是石梁乡党务政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也是巡查队的一员,她与胜利村的红色遗迹,已经有16年之久的深厚渊源。
工作之余,石雍和志愿者们总要花费大量时间进村入户开展文物保护宣传,“现在村民们都自觉承担保护文物的义务,还会相互提醒告诫,不能有损毁文物及危害文物安全的行为。”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不停了解和挖掘新的红色故事,让文物‘活’起来。”石雍告诉记者,村里现在会定期举办红色主题的教育活动、播放红色影片、组织红色歌曲演唱等,还会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节日庆典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更多的人了解胜利村的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信息化、大数据 乡村治理出新招
“村里开发不仅注重红色遗迹遗址的保护修缮和展示利用,还涵盖了基础设施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说起村里项目建设的种种,胜利村驻村第一书记胥廷社如数家珍。
胜利村在推进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推广“数字乡村智慧平台”应用,完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乡村地理信息、人口信息、网格信息、党员信息、政务服务信息等一体化集成。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与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合作搭建,胜利村实现了对村民房前屋后、村道重要路段等情况的实时监控。
“目前,村里已安装监控摄像头25个,实现了重要路段、重要场所全覆盖监控。前些日子,工作人员通过监控摄像头对文物进行巡查时,发现有老百姓正在争吵,我和村干部赶紧赶到现场。”经了解,村民黄某和简某私自签订合同,黄某将其313平方米的田地以23000元的价格售卖给简某,但之后黄某反悔,两人便发生了矛盾。
了解情况后,胥廷社将黄某和简某二人带至村调解室,结合《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向两人开展普法,经一番解释,黄某和简某才恍然大悟:“经过胥书记的讲解,我们才知道,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承包地不得买卖,差点就做错了事,感谢胥书记!”
随后,胥廷社组织双方退回相关款项,宣布两人签订的合同作废,一场“乌龙”纠纷就此化解。
兴旅游、建产业 致富增收“壮筋骨”
红色文化资源不可多得更无法复制,胜利村充分用好这一资源,创新性地打造了一系列红色旅游项目。其中,贵州省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目前已承接党员干部党性教育超过1万人次,学生研学活动计划每年接待4.5万余名学生,不仅弘扬了红色文化,更为当地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引擎。
致富增收不能光靠旅游产业“一条腿”走路,为拓宽渠道,胜利村还承接了食用菌、黑木耳、辣椒等优势产业项目,创办石梁乡乡村振兴迎红巧积玩具厂,采取“公司+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实现了公司、村集体和农户的三方共赢。
“我们将红色遗址与生态食用菌园、巧积玩具加工厂等产业项目串联成线,打造集学、游、吃、住、乐于一体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胥廷社告诉记者,通过承接“重走长征路”、党性教育、红色研学等活动项目,有效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不仅如此,胜利村还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创产品,如红色文化纪念章、文化衫、笔记本等,既丰富了旅游体验,又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新的增长点。
“今年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预计收益达115.12万元,其中红色研学基地收入预计57.62万元,占比超过一半,成为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柱。”说起这些,胥廷社的脸上不自觉露出了笑容。
虽已入冬,胜利村的阳光依然和煦。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革命先烈们留下的红色印记,却穿越了90载时空,照亮了胜利村的辽阔大地,村里的烟火又再次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