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现场。 通讯员 伊航 摄 ■ 记者 任莉
初冬的贵阳,暖阳和煦。11月13日下午,在省人大常委会机关901会议室,气氛热烈,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列席代表座谈会在这里召开。
作为省人大常委会联系人大代表、接受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本届以来,邀请列席常委会会议的人大代表座谈已经成会议期间的常态化重要内容。
当天,列席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12名人大代表,结合他们的工作实际与履职经历,与省人大常委会领导面对面畅谈履职体会、反映实际情况与群众呼声。
“听取代表意见建议,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提升新时代人大工作质效的重要途径。今天这个会,大家畅所欲言,多谈想法建议。”会议一开始,主持人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我对《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草案)》进行了重点审议学习……为更好以科技进步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建议加大对该条例的传达和宣贯,让广泛的科技人员了解相关规定和机制……”结合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听取和审议的法规条例内容,全国人大代表栗尼娜率先发言。
作为一名来自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肖军从农村产业、农村人才和农村环境等方面,提出“合理构建农村产业发展的长期性、综合性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乡村人才‘引、留、育、用’机制”“打造‘好环境好引资’典型富裕乡村”等建议。
“我希望相关职能部门能进一步加快构建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着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健全关爱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无障碍环境和便利化条件,更好地保障残疾人民生,提高残疾人康复、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质量。”省人大代表余蕾在扎实的走访调研基础上,就残疾人保障工作提出如是建议。
“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和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省级多举措加强市区(县)级教育经费的拨付督查。”
“希望能够更加关注农村妇女在家政服务领域的权益保障,为她们提供更有力的法律支持。”
“全省学前教育正朝着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目标稳步迈进。但在工作中,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比如机制还不够健全,师资不足等,建议完善相关制度,建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
“建议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建议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养老、教育等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群众‘住’‘行’‘水’‘电’‘气’保障全覆盖。”
“建议进一步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确保搬迁群众与所在地居民享有同等基本公共服务。”
…………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记者在现场看到,随着座谈的深入,气氛更加轻松,代表们的发言愈加踊跃、热烈。代表们在表达要尽心尽力服务人民群众愿望的同时,更依法履职,反映群众呼声、建言献策。
面对代表们的发言,省人大常委会出席会议的领导认真倾听记录,甚至在代表发言后及时给予解答。
“大家反映的都是人民群众的呼声期盼。要将本次会议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梳理,及时转交相关部门研究处理,积极推动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座谈会结束之际,省人大常委会出席会议的领导如是要求。
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两个小时的座谈会虽短,但参会人员收获满满。
“收获很大,也很受鼓舞。”参会代表纷纷表示,接下来将找准代表履职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知责于心、履责于行,密切联系群众,依法履职尽责,反映人民群众呼声期盼,不负人民群众的信任和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