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师向人大代表们展示民歌调解的风采。 ■ 记者 龙立琼
“人民代表为人民,今天走进榕江城;视察一体和两翼,还有三个大工程。”9月12日,在榕江县人民法院民歌调解室里,歌师雷永竹以自编的歌词和独特的曲调表达了对前来视察的人大代表的欢迎,也展现了榕江法院在多元解纷中独具一格的绝招——民歌调解。
走进黔东南的第三天,人大代表们一早就来到榕江法院视察。
在榕江这片热土上,生活着苗、侗、水、瑶等少数民族同胞,榕江拥有侗族琵琶歌等1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是榕江人民歌唱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桥梁,如今,它正以崭新的姿态成为解纷的利器。
在民歌调解室,关于用歌声成功化解矛盾的故事不绝于耳,其中一对夫妻之间化干戈为玉帛的案例成为佳话,专属于这件矛盾纠纷的歌词搬上了墙,成为民歌调解的典范,榕江法院法官现场揭秘道:“我们歌师用歌声讲述了两人从谈恋爱到结婚生子、抚育子女的过程,唱哭了这对夫妻,后来两人给调解室送来了十双筷子。”在当地,这十双筷子的寓意为“十全十美、团圆美满”。
“能写出这样的歌词来,显然调解员与夫妻俩已经是推心置腹了,在唱的过程中也普了法。”全国人大代表杨再滔说道,并表示,这是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有益探索。
“针对一个案子写一首歌,做得很不错。”省人大代表姚小梅肯定道。
“太有感染力了!”人大代表们纷纷叹服,临别前,成为现场歌师粉丝的省人大代表尚庆梅主动上前与雷永竹合影,留下了珍贵的瞬间,她说:“我是一个村支书,这些矛盾纠纷在我们安乐村很常见,‘榕易调’多元解纷品牌给了我很多启示。”
在诉讼服务中心,各种便民手册、便民设施让代表们称赞榕江法院“将心思用在了群众的亟需之处。”
在执行服务大厅,一个二维码——“智慧执行”APP吸引了代表们的目光,说起这个APP的好处,法官介绍道:“我们经常在外面搞执行,群众会联系不到我们,他们可以通过这个APP,了解自己案件的执行进展,比如群众普遍关注的被执行人财产查控情况等,这上面都会显示得清清楚楚。”为了让人大代表们更直观地了解“智慧执行”APP的功能,黔东南州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武泽拿出自己的手机,当场演示了起来,展示了法院“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的务实举措。
榕江——火爆全国的贵州“村超”发端于此,此次视察,“贵州村超法官工作站”受到人大代表们的极大关注。在视察前夜,代表们已先后到“村超”赛场,感受了一把“村超”的火热魅力,周边各种蕴含“村超”元素的商品、餐饮小店等让代表们惊叹体育对经济强大的助推之力。
“今年3月16日,我们成立了‘贵州村超法官工作站’暨‘村超’品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联系点,致力于涉‘贵州村超’知识产权侵权涉诉维权、化解涉‘贵州村超’知识产权纠纷等方面的司法服务。”榕江法院院长廖声艳介绍。
工作站法官透露,截至目前,已接待群众20余次,调处纠纷2起。省人大代表张优誉是贵州省田径协会副主席、贵州省田协裁委会主任、中国田径协会裁委会委员、田径国际级裁判,此前已与“村超”结缘,多次到场指导赛事相关工作,此次视察,让他开始思考两个问题:“如何借助法治力量维护‘贵州村超’良好的赛事秩序和氛围?如何提升‘贵州村超’的公信力和品牌形象?”
在“贵州村超法官工作站”聆听法官讲解时,张优誉的建议已然成形:“我将建议榕江法院成立体育申诉委员会,护航‘贵州村超’高质量发展。”
从榕江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人大代表们抵达雷山县。嘎百福调解室、雷公山环境保护法庭位于著名的西江千户苗寨内,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两处视察点楼道逼仄,“我们这里是窄了点,但是观念一新天地宽。”雷山法院工作人员杨海的一句幽默话语,让代表们更加迫切想了解该院如何创出的“新天地”。
《传统村落司法保护令》《认购碳汇令》等全国首例创新13项,全省首例创新9项,“两令”获最高法院分别写入2022年、2023年全国两会工作报告,审理的盗割2600岁“古楠木王”案被最高人民法院选入“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全国优秀法院”等荣誉和成效,在杨海的介绍下,人大代表们理解了雷山法院能动司法“观念新在何处”,服务大局“天地宽在哪里”。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需要法治力量来保护,我们江口法院也成立了环保法庭,我将把这些有益的经验带回去,加强对梵净山的法治保护力度。”省人大代表赵静在现场拿了一份雷山法院编写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绿皮书》后,对工作人员说道。
“希望各位代表多为我们法院工作提建议,你们宝贵的建议将是我们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杨海向在场的人大代表们恳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