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打造诉前调解的“南明样板”
——访南明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廖芳
  ■记者 杨情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一直以来,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于2021年4月成立“老法官之家”,吸纳退休政法干部、高校教授、政协委员,组建专兼职调解团队,多渠道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如今,“老法官之家”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调解“金色名片”。
  本期,记者专访了南明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廖芳,探索这张“金色名片”为法院工作带来哪些实效。
  记者:2021年4月,法院创建成立了“老法官之家”。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法院最初创建“老法官之家”的目的是什么?法院在聘请“老法官”方面有哪些要求和条件?
  廖芳: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南明区人民法院立足“减少诉讼、方便群众、提高效率”的目标,于2021年4月成立“老法官之家”。
  我院在聘请“老法官”时,会有以下几点要求和条件。首先,在专业能力方面,要求其具备深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审判经验。应精通各类法律法规,对各种案件类型有清晰的理解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其次,职业操守至关重要。“老法官”需有高度的公正廉洁意识,严守职业道德准则,无任何违法违纪的记录。再次,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也是必备条件。能够与当事人、律师以及其他司法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有足够的精力和良好的健康状态,以应对可能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压力。同时,“老法官”还需有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法律知识,适应不断变化的司法环境和新型案件的挑战。故而,法院对聘请的“老法官”在专业、品德、能力等多方面都有着高标准的要求,以确保他们能够为司法工作贡献宝贵的经验和智慧,维护司法的公正与权威。
  记者:如今,“老法官之家”已经成为南明区人民法院推进诉前调解和多元解纷工作的一张名片,请您介绍一下“老法官之家”在这两项工作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廖芳:“老法官之家”在南明区人民法院的诉前调解和多元解纷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且独具特色的作用。
  于诉前调解工作而言,“老法官之家”仿佛是一座灯塔,为迷茫于纠纷漩涡中的人们指引方向。凭借着岁月沉淀下来的敏锐洞察力,能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迅速揪出关键所在。以温和而又充满力量的话语,安抚着当事人激动的情绪,让怒火与焦虑在理性的交流中渐渐平息。其丰富的审判经验,使得他们能够精准地评估案件的走向和可能的结果,从而为当事人提供切实可行且公正合理的调解建议。这种基于信任和专业的引导,积极促进案件在诉前成功化解,将许多可能激化的矛盾消弭于萌芽状态。
  在多元解纷工作中,老法官们充分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背景的纠纷,灵活运用法律、道德、人情等多种元素,制定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不仅解决了具体的纠纷,还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记者:“老法官之家”成立三年多以来为南明区人民法院的工作作出了哪些贡献?今后法院将从哪些方面入手进一步用好“老法官之家”这张名片?
  廖芳:“老法官之家”成立的这三年多,宛如春风化雨,为南明区人民法院诉源治理工作带来了诸多显著成效。
  在提升案件处理效率方面,“老法官之家”的成员凭借着他们敏锐的法律洞察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迅速理清案件头绪,精准定位争议焦点,使得大量纠纷在诉前阶段便得到妥善解决,极大地减轻了法院的办案压力,缩短了整体办案周期。在增强司法公正性上,老法官们坚守法律原则,以其严谨公正的态度审查案件,为年轻法官树立了标杆,确保每一个判决都经得起法律和时间的检验,维护了司法的权威和公信力。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亲和力和沟通技巧,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将对立情绪转化为和解意愿,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后,南明区人民法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用好“老法官之家”这张名片:深化制度保障。建立健全更完善的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为老法官们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老法官之家”的工作成果和先进事迹,提高其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信任这一品牌;开展对外交流。与其他地区的法院或相关机构进行交流合作,分享“老法官之家”的成功经验,同时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秀做法,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的工作水平。通过以上举措,相信“老法官之家”将在南明区人民法院的未来发展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推动司法工作不断进步的强大动力。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