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南明区人民检察院:“四字诀”化解涉法涉诉信访矛盾
  ■记者 谢禄林 整理
  针对过去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手段不多、效果不佳等问题,贵阳市南明区人民检察院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探索“畅通程序疏导情绪、协同联动聚合力量、多维推进解纷纾困、溯源预防强化治理”的“疏+合+解+治”工作法,努力实现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以“疏”为先畅民心
  针对群众对信访程序不了解、对案件处理结果不满意等问题,南明区人民检察院要求及时做好疏通疏导。为此,该院积极畅通信访渠道,打造“春风”控申工作室,以品牌建设为引领,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窗口服务、更精准的流程引导、更及时的程序响应,进一步提升“信、访、网、电”信访事项办理质效。实行信访工作联络员制度,专人专责全程跟进信访件受理、流转、督办、回复,实现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从“做得到”向“做得好”转变。疏导郁结情绪,在信访工作中常态化引入社会心理服务,对存在偏激情绪、心理创伤的信访人,邀请心理咨询师参与矛盾化解,以“心治”促“法治”。
  以“合”为策提质效
  针对涉法涉诉信访涉及业务领域多、信访人诉求复杂等特点,南明区人民检察院切实加强内外协作,凝聚化解合力。内部融合聚动能。落实各业务部门联合接访制度,实现“小窗口大接访”,将业务部门听取信访诉求、答复说理前置到接访环节,推动简单信访事项当场答复,减轻群众诉累。外部联动增效能,落实《南明区涉法涉诉信访衔接配合工作办法》,联动多家单位共商、共治跨部门信访难题;与民政、教育等单位建立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合力为群众纾困解难;组建“南检智库”,汇集财税、法医等领域专家参与疑难信访案件研判、听证等工作。
  以“解”为要化矛盾
  南明区人民检察院聚焦“案结事不了”“终而不结”等突出问题,围绕“三到位”持续发力,推动矛盾纠纷实质化解。依法监督解“法结”。充分运用法律监督手段纠错、维权,将群众合理诉求解决到位。同时,积极组织双方当事人协商并促成和解。释法说理解“心结”,将释法说理贯穿信访工作全过程,尤其是不支持群众诉求的案件,因案施策用好公开听证、专家论证等措施,讲清法理,说透情理,确保“诉求无理的解释到位”。司法救助解“困结”,用足用好司法救助政策,对生活困难的群众关心、关怀到位,发挥司法救助在预防、化解矛盾、修复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同时,该院自主研发“随申办”司法救助线上小程序,实现群众申请救助、查看办理进展“随时办”“掌上办”,以科技赋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
   以“治”为本控风险
  针对执法司法不规范、风险防范意识不足等问题,南明区人民检察院靶向用力,既治“已病”,更防“未病”。强化内部防控,创新建立“案-访比”考核机制,将检察官因未落实风险防范责任引发的信访数纳入个人业绩考评,推动检察官在办案中同步研判信访风险、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强化反向审视,对涉法涉诉信访“回头看”,逐案检视信访产生原因,查找原执法司法活动中存在的不合法、不规范问题督促整改,倒逼司法公正。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