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和美乡村幸福来
——贵阳市息烽县养龙司镇幸福村乡村善治的有益探索
清爽的进寨路。

  ■ 记者 贾华
  一个只有100多户人家的大寨子,自改革开放以来,出了40多个干部、20多个老板。46年来,历代公益人引领乡村善治的有益探索,成了这个大寨子“枫桥式”乡村善治的新模式。这是贵阳市息烽县养龙司镇幸福村新房子、对门寨、皮家湾三个组,自发创建和美乡村的真实写照。
  近日,记者在幸福村了解到,该村新房子、对门寨、皮家湾三个组,以前是分割开的三个寨子。改革开放46年来,历经三代公益人的接力,三个组打开“心墙”又拆掉“隔墙”。如今,三个组的三个寨子完全融合成一个大寨子。20多年来,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百余户人家过着美满的乡村生活。
  无私奉献开好头
  在大寨子主路边,一个楼房高大、院子敞亮的三合院,院坝里晒有一些夏季豆子。一位老人正蹲在地上拾掇着刚从地里收回来的豆子,他就是84岁的老一代公益人——王超伦。
  老人虽年过八旬,但眼不花、耳不聋,无疾病缠身,常年下地干活不辍。他性格豁达,处事乐观,一生勤劳,是寨子里极具公益心的老一辈公益人代表。
  王超伦老人说,早在改革开放前的大集体时代,他已经开上了拖拉机,成了村里屈指可数的“玩车人”。1980年,土地刚下放入户那阵,群众耕种田土的积极性非常高,苞谷、水稻产量很高,很多人家把粮食背回家很是吃力。
  为了帮左邻右舍收庄稼,王超伦开着自己的拖拉机,无偿帮助大家运输苞谷和谷子,一律不收油钱和工钱。“一到农忙季节,大家看到我家需要忙什么农活,他们就主动帮忙,不计报酬。”王超伦说。
  进入21世纪后,很多发展项目开始落地村寨,集资修路、出工出力,王超伦积极拥护并参与。如今,陪伴王超伦的那辆拖拉机还在,儿女劝他把车卖了,可他说:“开习惯了,舍不得卖。如果哪家需要运输什么货物,还可以帮忙。”
  70岁的老党员王龙贵是退役军人,曾任村支书。他在院子里一边扫地,一边回忆说:“前些年,我们寨子修主路,我作为老党员,主动让田、让土用于修路。遇到个别不愿让田、让土的村民,我还要去做工作。寨中主路不通,一切都是空谈。”
  在皮家湾组与新房子、对门寨组间,被一道天然石梁阻隔。为打通三个组间的这道“隔墙”,三个组出工、出力,开通了一条小路。随着时代发展,又要把小路拓成公路。
  几次修路,都需要占用村民陈林贵家土地。现年75岁的退役老兵陈林贵爽快地说:“这条路修了三次,我让了三次。前后无偿让出菜地一亩多,我不要一分钱报酬,全部用作公益事业。”
  “如今,新房子、对门寨、皮家湾三个组三个寨子的交通瓶颈已打开,三个寨子间没了‘隔墙’,寨邻间来往方便,多亏了这些公益人的无私奉献。”出自大寨子的镇干部邓勇感激地说。
   扮靓家园美乡村
  家家小洋楼建起来,户户生活奔小康,公共设施逐渐完备,群众精神文明需求应运而生。扮美家园,美化乡村,丰富业余生活,成了群众自然追求。
  在王正伦家院子里,拳头大的柚子缀满枝头。树下的院坝坎上种有一圈盆栽花卉,有指甲花、红运当头、天竺葵、玫瑰,都开得正艳。
  58岁的王正伦刚从自家菜园子犁地回来,吃完饭就开始侍弄起院子里的那些花。
  “我家住路边,这些花主要是种给过路乡亲们欣赏的。”王正伦说。
  66岁的张长元家院子边山墙下,种有一片胭脂花,开得繁茂,这是他精心打理的结果。张长元说,山墙下以前是乱石地,他把地整平后,栽种了这片胭脂花,为乡村营造和美环境。
  张永刚是寨子里的养牛户,9头牛一天要产生近百斤屎尿,要吃两三车饲草。但在他家牛舍周边路上,看不到一点牛粪和杂草,闻不到牛屎尿味。张永刚十分注重圈舍卫生治理,牛粪随时清运到饲草地施肥,牛尿用管子引流到收集桶,草料从不抛撒在路上和圈舍边。
  以前的进寨道路狭窄,尤其是从主路分道进寨处。由于视线不佳、路口狭窄,常有行人和车辆在此发生交通事故。居住在道路口的住户袁林,主动让出自家一亩多地,用于改道、拓宽路口。
  当时的镇干部郭艳枝,是对门寨组走出去的干部。2018年春节前,郭艳枝和邓勇策划了一场迎春象棋、篮球比赛,立即得到三个组群众积极响应。郭艳枝和邓勇各出资500元作为活动经费,不少干部、群众纷纷出资参办。
  当年春节期间,象棋比赛在王正伦家院子里举行,当地群众过了一个红火、喜庆的春节。次年,这些娱乐活动到村里主办,再后来到镇里主办。
  如今,养龙司镇的龙马文化、龙灯文化、半边天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在镇里常年开展得红红火火。象棋比赛、篮球比赛、乒乓球赛、跳绳、拔河、舞龙、广场舞赛、学生诗词大赛、田径比赛等群众性文体项目,成了全镇群众乐于参与的活动。
  “自从节假日举办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后,以前那些喝酒闹事、聚众打麻将、赌博、电子产品不离手的不良习惯,逐渐被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取代。”村民王正伦深有感触地说。
  锦上添花接力干
  勤劳、重教、公益,是幸福村新房子、对门寨、皮家湾三个组群众积极向上的时代标签。
  在改革开放后的46年时间里,尊师重教的当地人十分重视子女教育。如今,有的人家一家两代人全在机关单位工作,不少还是党员领导干部。据统计,大寨子46年来,走出40多名机关干部,20多名企业老板。
  在关注家乡、反哺家乡、建设家乡方面,这群新时代的公益人为家乡发展倾注心血,出资出力、献计献策。乡村事业公益人,成为大寨子当代年轻人的时代强音。
  55岁的彭永刚,早年在外当老板。在大寨子修建主公路的那些年,他主动回乡参与建设,开着自己的拖拉机在外运输石材进寨铺路,又加入铺路修堡坎队伍,为的就是用勤劳实干改变家乡面貌。
  两次修路,为了协调土地,当时的干部提出“保大房不保偏房,保偏房不保圈舍,保圈舍不保煤棚”等原则。大家纷纷响应,干部、老板带头,占田让田,占土让土,占房让房,占圈让圈,决不含糊。
  “我家煤棚、花池就在规划线路的一处瓶颈咽喉处,我毫不犹豫拿出来修路。如今,大家有一条宽路走,多好啊。”邓勇说。
  2014年,进寨主公路修通后,寨子里的部分有识之士提出安装路灯,把主公路进行美化。倡议一发出,在外工作的干部、老板和群众,纷纷解囊做村集体公益事业,没有向上级要一分钱,电费也足额缴纳。
  “筹资、购买、安装路灯,全是乡贤和群众筹资解决,成为全镇第一个安装路灯的寨子。如今的大寨子,每家都自觉打扫,路上干净整洁,谁家脏了都自感惭愧。”一名乡贤自豪地说。
  当地群众还倡议:自觉打扫房前房后、屋内卫生,不乱丢生活垃圾,不乱倒生活污水,不随地吐痰,不乱堆柴草和农具;及时清扫畜禽粪污,做好环境卫生“门前三包”;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落实村寨保洁制度,确保垃圾有人清、厕所有人管,污水不乱倒;落实好“党员联户、多户联包、分片包干”的环境整治机制。
  走出村子时,记者在寨中一处宣传栏上看到,墙上公布了新房子组人居环境整治公示结果,注明红榜人家是彭永刚、邓文扬、王仕华,黑榜人家一户也没有。

贵州省互联网出版业务许可证:黔新闻出网版准字第046号黔ICP备05003182号-1 Copyright @ 2003-2023 DDCPC.COM 贵州法治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主管主办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